东方艺术middot大家Brad
BradleyTheodore,出生位于北美洲的现英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专业出身与数字设计,因为极具个人语言与强大感染力的街头和涂鸦艺术创作,现如今已经在纽约、伦敦等世界各地的主流艺术与时尚、设计圈声名鹊起,不仅与众多商业品牌,国际名模,甚至英国皇室合力打造他独特的艺术符号,更受到了所到之处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与欢迎。 Bradley穿着时髦考究,身材高大魁梧,一头Dreadlocks更加将他身上的潮流气质演绎到极致。这些特征似乎都极其符合我们对一个玩世不恭,善于挑战权威的“街头艺术家”的惯性印象。只是,在笔者与其的交流中,Bradley在举手投足间除了显示出了幽默、放松与侃侃而谈,还在这些无华的日常对话里,时刻闪烁着动人的睿智与来自专业的严谨。难以想象,在创作中似乎以感性挂帅,敢于打破惯式束缚的天马行空背后,是缜密与理性的高度集中。 Bradley也认为,来自于过去的职业/专业素养,造就了他在日新月异的时尚与艺术浪潮中能够保持清醒与独特,并使他拥有了在浮华之外的、对于艺术和人性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 东方艺术·大家×Bradley Q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初衷是什么?简单介绍下你的职业生涯。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绘画,大学时期学的也是数字视觉设计,但是后来我觉得在那个行业内大家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重复、重复,做着同样乏善可陈的事情,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艺术创作,我想那对我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它们不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我就在一些偶然的契机中,开始了街头艺术及绘画的艺术之路,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一定学好并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 KarlPurpleLight_X Q 这样的坚持有多少年了? 如果按职业绘画生涯来说是5年,当然这不包括我从孩童到大学时期都一直保有绘画创作的习惯。 Q 谈谈在5年的职业绘画中和之前自由绘画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我觉得做每件事情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去克服,这种体验是不会改变的。如何才能做到完美是一个进行时的问题,不会到达真正的终点。 Q 你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是什么?可以用一个词来概况吗? 谦逊(思考许久)!我觉得艺术家要精准的传达自己的感受,必须要俯下身来倾听世界、倾听自己,要有恰当的姿态和位置才能接收到一些微弱的信号,这并不取决于你是什么人、什么身份、有多大的能力和成就,这是一门必修的课业。作为艺术家来讲,我的理解中世界有两种存在,分别是创造和虚无,其实我们的身份与生活本身都是虚无的,你的目之所及和已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艺术家就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意义、发现意义。 Q 那在经历这种创造之后会有满足感吗?如果有能持续多久? 当然,可以说这种满足感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如果要达到毕加索和达芬奇这些大师的高度高度也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我在创作过程中学到更多新的东西才是我感到更满足的地方。 Q 那最近获得的最满意的东西是什么? 笔触。我很享受自如运用自己的笔触的那种感觉,最近,我在绘画过程中对笔触技法的掌控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使我很兴奋。就像中国的书法一样,每一个字每一个部分对笔触的运用和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Q 你信奉怎样的艺术信条? 我认为艺术家其实就是分极、分别朝天堂和地狱两个方向发展,每一个艺术家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自己到底是追求哪一极。 Q 那你觉得自己的方向是什么? 我现在游离于天堂和地狱的中间,但我想以后想朝向天堂的那一极,但现在还不行(笑)。 艺术家为中国之行带来的作品:Craneofgoodfortune_x Q 这次来中国创作的作品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有没有为这次的中国之行做一些特别的创作? 当然是有不同的,不过你要看到才知道。比如一幅作品,我尝试了必须事先画了一层,如果我不画底下这一层,就不会知道接下来的上面的一层要画什么,而且两层不是完全覆盖住的,所有的过程都可得见。 Q 这次现场作画的主题是什么? 我现在有三个相关想法,但目前还不确定最后会画哪一个。 Q 所以在创作上会是一个很“纠结”的人吗? 怎么说呢,我在画一幅作品之前并不知道要画什么,有的时候确实也很纠结。就像这次来到中国我要进行现场作画,但我仍然不能决定到底要画什么,我的纠结总是在一切尚未开始的时候。但当我坐下来真正的执行,思绪就有了,有点“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意思。 Q 这种相对“随机”的心态会受到个人情绪或外界纷扰的影响吗? 会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人,不喜欢那些负面的情绪,也尽量不会让那种情绪影响到自己和创作。 Q 喜欢吃中国菜吗? 很喜欢吃,但是它们多数都太辣了,我还需要适应(笑)。 SpanishQueen_80x80 Q 常年在纽约的艺术圈,你觉得纽约的艺术氛围是怎样的? 纽约的艺术氛围是有一点诡异的,更为诡异的是,如果你自己置身在这个氛围当中,你是没有办法跳脱出来去理解的,只能从每天的生活点滴中感知它。 美国有很多很有名气的艺术家聚集在纽约,而他们当中的一些可能只是昨天跟我一起出去烤肉的人,隔天就突然变成了有名的艺术家,我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我说的这种感觉,那是一个充满机遇又平平无奇的地方。例如上大学的时候,杰夫·昆斯是我们的老师,但大家都觉得是很平常的事,没人有过多反应;又比如一些大牌艺术家会在我朋友开的咖啡厅吃饭…… 不在那个氛围中的人可能觉得美国的艺术家都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其实那就是你每天的生活。就像我有个好朋友跟别人说我是他的朋友,但别人却都不相信,他要打电话给我让我为别人“证实”,其实我在美国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笑)。 Q 成名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街头艺术创作,而不是待在上层的安全区中? 是的你说的没错,当今我们的艺术依然是在“高阶”的人群中传播交流,受众相对净值高。但是我内心中希望艺术是能面向大众的,比如在纽约这个繁荣而忧郁的城市,很多人都郁郁寡欢,我就想我在街上人们都可以经过的地方画画,可以让走过的人欣赏它们,从而得到一些美好与慰藉,说不定还能获得人生的启发与转折,让他们的心情好一些,这就是这件事的意义所在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绝对的生存秩序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贫穷富有和身份差异,都不能改变我们呼吸一样的空气,喝着同样的水源的事实。 Q 通常在街头的创作表达的是什么的主题? 跟时尚,流行文化有关的作品多一些,我本身就很喜欢时尚,我有时会选一个在艺术史中比较经典的主题,大家看到因为“似曾相识”就会本能上网本去搜我画的是什么,从而学习到一些知识(笑)。 Q 在纽约从事街头艺术创作会有阻碍吗? 首先我不做违法的事情,都是取得了许可才会画的,我是唯一一个在街头画画没有其他人去覆盖或者破坏的艺术家。Q 得到谁的许可? 比如房主的许可,幸运的是我有很多朋友会打电话邀请我,让我在他们的楼体上画画。艺术家为中国之行带来的作品:IceDragon_XQ 之后有计划在中国进行街头创作吗? 我观察到在中国可能街上的雕塑艺术更多,我以后也想尝试做做雕塑。Q 你有一些作品也和时尚品牌进行了合作?如何看待艺术和商业的“结合”? 现代人的记忆与价值判断很多都是基于年开始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历史并不敏感,其实回头来看,历史上香奈儿曾是毕加索和马蒂斯最大的藏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进行所谓“商业”的合作;再往前推算,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家直接都是为皇室服务、接订单的,包括为皇室设计常服等起居用品。所以,从历史上来讲,很早以前艺术就跟时尚和商业在做跨界,而且我认为时尚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生活中时尚和艺术更是紧密结合,不该区分甚至对立看待,这是不合逻辑的。 Q 举一两个你和时尚品牌合作的例子,合作项目中你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东西? 我在做这些跨界项目时,会跟很多职业设计师在一起开会论证做研讨,我发现在商业体系中的设计师,本身会有他们的局限性和顾虑,比如公司要求和市场接纳度等等因素,但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却没有任何局限性和需要顾及的地方,所以当我们走到一个房间的时候能量是无限的,当无限遇到有限就会产生有一些有益的碰撞,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很有趣的事情,让他们跳出思考的框架。而我的想法能够被设计师以工业设计标准严格的执行也是一件幸事,我们之间有强大的互补性。 艺术家为中国之行带来的作品:Pandadream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yy/6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用签证这19个国家西宁人可以说去就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