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一年一度的“春风悦读榜”揭晓,“金翻译家奖”颁给了刘楠祺《问题之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12月)。译者刘楠祺接受了小时新闻记者的采访。

聊天的时候,他可以随口背出波德莱尔、阿波利奈尔等法国诗人的诗。“这没什么,特别喜欢的诗是在肚子里的。”刘楠祺大半生都在读诗歌,近10多年在翻译诗歌——尤其退休之后,翻译成为他的新事业。

花费7年,刘楠祺完成了《问题之书》系列的翻译。他最开始读到埃及裔法国作家埃德蒙雅贝斯的《问题之书》是年,当时有朋友告诉他,美国有不少人在读雅贝斯,是旅行时带着的口袋书,随时可以掏出来。“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雅贝斯都写了什么。”

问题之书

作者:[法]埃德蒙雅贝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刘楠祺;叶安宁校译

出版时间:-12

当时雅贝斯“热”在美国已经40年了——年代,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浪潮,雅贝斯在美国很受欢迎,他与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齐名,称为“四大法语作家”。但在中国,相对于其他三人的家喻户晓,埃德蒙雅贝斯的名字有点冷门。

刘楠祺从那时起决定,把雅贝斯翻译到中国来。当时,他刚完成了《恶之花》([法]波德莱尔著,新世界出版社,年),另一部《春花的葬礼》([法]耶麦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年)也即将完稿、交付出版。

春花的葬礼

作者:[法]耶麦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刘楠祺

出版时间:-8

接下来的7年,刘楠祺沉浸在雅贝斯的文字里。直到年10月,《门槛沙:埃德蒙雅贝斯诗全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12月《问题之书》(上下)、《相似之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出版。

回归初心的译者:我的大学时代

刘楠祺是北京大学西语系77级的。年高考恢复,23岁的刘楠祺考入了北大西语系。

刘楠祺在大学校园。

经历了10年的暂停,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起步,全社会上下都很缺人才;同时,重回学校的学生纷纷废寝忘食地学习,补回浪费掉的时间。后来77、78级大学生后来被称为“天之骄子”,这是重要原因。浙江大学77级中文系毕业、敦煌学专家张涌泉告诉小时新闻记者。

刘楠祺毕业后分到外经贸部门。30多年里,他先后从事过外交、对外经贸合作等事务。到年,临近退休,刘楠祺开始考虑退休后的生活,“要做点喜欢的事,”就是翻译法国文学。

往前推10年,21世纪初,刘楠祺有一次与上中学的侄女聊天,听说他们的老师最近在讲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刘楠祺说:“我也翻译过!”他找出了年《外国文学》第十期刊发的他的翻译作品《交感》和《忧郁之四》。

《外国文学》年第10期

侄女把杂志带到学校,在课堂上朗读了,老师和同学纷纷钦佩:你叔叔还翻译了哪些?侄女回来说:既然20多年前就翻译了他,为什么不全部翻译出来呢?于是,人到中年的刘楠祺拿起了翻译的笔,年,《恶之花》出版。

刘楠祺与波德莱尔结缘大半生,也读了大半生。年是波德莱尔(~)诞辰周年,刘楠祺回忆40年前接触波德莱尔:“北大是比较传统的学校,我们当时学的都是19世纪以前的文学。”但当时有一位老师,把19世纪的现代派文学引入了课堂,“领着我走进波德莱尔诗歌世界的,是我的恩师刘自强先生。”

刘自强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留美、法学习教育学和法国文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她是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儿媳、清华水利系教授梅祖彦的夫人。“年,系里组织讲座,其中朱光潜先生谈了《共产党宣言》各种译本的得失,刘自强先生介绍了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

刘子强老师给刘楠祺的毕业赠言,年1月。

现代派文学巨擘、象征派诗歌先驱的波德莱尔,已经去世多年了,但当时在国内还没完全被接受,当时北大里有人称他是“颓废派的诗人”,刘自强教授讲座结束,还有人上台去消毒!但刘教授不理睬,她觉得学生需要知道波德莱尔,这位世界上影响广泛的诗人。

之后的两年,刘楠祺选了刘自强教授的“法国诗歌选读”课。从那时候起,刘楠祺开始尝试翻译波德莱尔的诗,毕业不久,他在《外国文学》上发表了《交感》和《忧郁之四》。这是刘楠祺翻译的起点。

理解雅贝斯:民族、“沉默”与马赛克式写作

自年知道了埃德蒙雅贝斯的名字,刘楠祺很好奇:与萨特、加缪、列维-斯特劳斯齐名,在中国却没听过?他开始陆陆续续购买雅贝斯的书,“阅读之后我理解了。”

“这是一种新的类型,与我熟悉的波德莱尔、耶麦的诗歌世界不是一种东西,不是法国诗歌的传统——这种新鲜的风格有一种冲击力。”刘楠祺被震撼到了。“中文世界不应该没有他的声音。这是我的初衷。”

在国外图书网站上搜索雅贝斯,条目数量比昆德拉多。

后来,刘楠祺看到萨特为《非洲黑人诗选》所做的序言,大意是说20世纪的法兰西诗歌,不论在语言还是灵感上,都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外来诗人的影响,这些诗人入籍法国,用法语写作,他们冲击着法国的文坛,带来新鲜的东西。这一类作家,比如加缪(生于阿尔及利亚)、阿波利奈尔(生于罗马)以及雅贝斯(生于开罗)。美国诗人、评论家保罗奥斯特在为《20世纪的法国诗歌》所做的序言中专门谈到了雅贝斯,他也注意到这批入籍法国的诗人们带给法国文坛的冲击。

保罗奥斯特

在刘楠祺看来,加缪擅长写人面对危机的心态,萨特和列维-斯特劳斯更多在哲学。刘楠祺认为,雅贝斯与他们不同,他在写作上是一个多面手,除了文论、诗歌、哲学,故国的希伯来经典对他影响很大。

理解雅贝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民族”(犹太/希伯来)。“雅贝斯这部作品中有一个关键的场景,那堵墙让我们印象深刻,在昏暗的底色上,白色粉笔的涂鸦写着‘犹太人滚回家’,一辆路过的汽车急闪的前灯照亮了这行字:作为底色的昏暗本身即如白纸上字词跃出其间的白。”

雅贝斯

年,雅贝斯出生于埃及开罗的一个犹太家庭。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又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英、法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战争。埃及政府因与以色列的矛盾,宣布驱逐犹太居民。

这样的背景下,年,45岁的雅贝斯被迫离开故土,带着家人流亡法国,定居巴黎。

正因此,在之后的30多年生命中,背井离乡、被迫流亡成为他思想和创作的源泉。在“我是谁”的身份认同中,他开始自觉地向犹太传统文化靠拢。“雅贝斯后来谈到,这次流亡改变了他的人生,迫使他不得不重新面对、审视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并促使他开始重新研读希伯来经典。”

也正因此,刘楠祺说:雅贝斯的文字,核心是“沉默”。

在刘楠祺的理解中,雅贝斯的沉默有两层含义。一是基于自己犹太人身份却背井离乡的身世,以及二战中万犹太人遭到纳粹屠杀,作为活着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说出他们的沉默。他对纳粹深恶痛绝,对于各地各种种族主义,他都大加批评。

陈贻绎《北京大学出版社》年。该书为北京大学教材。

另一层意思是宗教和文化意义上的。雅贝斯认认真真研究希伯来经典,他精读类似中世纪犹太教神秘主义文献《创世之书》这样的文献,深受其影响。雅贝斯认为,文字一被写出来,就不是它了,再也无法表达出文字原本要表达的。

理解这一层,可以把雅贝斯与中国的庄子联系起来,那种玄学,那些子非鱼、子非我的思辨是很类似的。他笔下那些故事,断断续续、丝丝缕缕,看似很散、神游八荒,但作者对生命、选择、自由、死亡、宗教的理解,都在其中。

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著

中华书局

9年

这样的写法,被评论家贴了一个标签“马赛克式”“跳跃-抽象式”,即一部分一部分拼贴一起,看似跳跃而抽象,但是其实前后呼应。在刘楠祺看来,这种跳跃式写法更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诗人庞德——他的《地铁车站》广为流传,影响了无数人。庞德、雅贝斯参与其中的这一现代派诗歌写作,很长时间里,在美国引起了群起效仿。

谈翻译的方法,兼回应读者批评

为了翻译雅贝斯,刘楠祺除了读原文,还要参考众多资料。

比如书中涉及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化的内容,他请老同学介绍,认识了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院黄陵渝;

关于西方学界研究雅贝斯的新成果,他请北大老同学萧晓明帮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fj/1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