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龙岗区战略布局,重点区域在哪里
北京最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10119/8604573.html 一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中心城西部,西接东莞凤岗,北至盐龙大道,南临水官高速和横坪路,总规划面积26.29平方公里。位于深圳市都市圈的几何中心,是深圳与东莞、惠州融合,与汕尾河源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东进战略”的核心支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家、规模以上企业家、上市公司14家。集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5所高校,成功建设3个诺奖实验室,2个市级基础研究机构,23个重点创新平台,形以深圳国际大学园为核心的创新智核。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深港合作为特色,集国际化创新策源地与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湾东智芯”;打造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和香港青年创业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重点发展AIoT产业、电子元器件、生命科学、科技服务产业。 空间规划:构建“一主两副,三心两轴”空间发展格局。一主:中部活力客厅;两副:北部创新客厅、南部创业客厅。三心:中部活力客厅、北部创新客厅、南部创业客厅。两轴:黄阁路站城一体发展轴、龙飞大道文教公服生活轴。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现状和规划共有8条轨道线(4普2快2城际),途径大运片区并设有9个站点(1个区域性枢纽、2个全市性枢纽、2个一般性换乘站、4个一般站)。其中已建成轨道仅有普线3号线;在建轨道为快线14号线、普线16号线以及深惠城际、深大城际;规划轨道为快线21号线、普线10号线东延线和23号线。 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七横四纵”干道骨架系统。七横:龙平西路、清林路、如意路、龙翔大道、红棉路-红棉四路、龙岗大道、沙荷路-樟村三路-坳背路。四纵:博深高速、盐龙大道、龙飞大道、黄阁路。 重点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医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第二音乐厅。 西核: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信息数字核)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西部,包含坂田、平湖、吉华、南湾等五个街道辖区范围,总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82.6平方公里,主要由坂雪岗科技城、罗山芯谷、甘坑新镇三个重点区域组成。片区集聚了华为、中软国际、神舟、康冠、航嘉驰源等10多家电子信息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具备打造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产业创新生态完善的世界级集群承载区的独特优势。 发展定位:对标全球标杆,打造高效便捷、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科技都市,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发挥坂雪岗科技城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作用,构建深港国际合作示范基地;进一步联动重点临深片区,建设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生活基地和产业转移主承接区,打造深莞惠协同发展的新样板。重点发展半导体、云计算、通信、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智能汽车产业。 一、坂雪岗科技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南临南坪快速路,北邻机荷高速,东至清平高速,西至梅观高速,总规划面积28.51平方公里。拥有华为、康冠、航嘉驰源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申请专利总数超过10万个,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22个,天安云谷、星河WORLD、云里智能园等园区个。 发展定位:构建“巨头引领+链网协同+孵化创新”的多层次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承载万亿级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大湾区科技产业及城市融合发展示范区、5G先行示范基地。重点发展5G通信、智能终端、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汽车产业。 空间规划:“一核四翼”空间发展格局。以世界级信息通讯技术企业总部为核心,北翼打造“互联网+”小镇示范区,南翼打造产融联盟引领区,东翼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西翼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区。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现状和规划共有9条轨道线(5普1快3城际)。其中已建成轨道有普线5号线、10号线;在建轨道为深惠、深大城际线,预计年通车;规划轨道为快线21号线、普线22、25、27号线和广深中轴城际铁路。 交通规划:片区现状规划骨架路网由外围高快速路和内部干线性主干道分别形成两个“井”字形骨架网,承担片区对外交通功能。外围骨干路网:呈“两横两纵”高快速路路网结构,由机荷高速、梅观高速、清平高速和南坪快速4条高快速路围合。内部骨干路网基本形成“三横两纵一环”干线性主干道路网。三横:坂李大道、贝尔路-吉华路、布龙路;两纵:五和大道、坂雪岗大道;一环:坂澜大道-环城路。 重点项目:深圳科技博览中心、深圳市城市大数据中心、龙岗国际艺术中心、五和综合交通枢纽和樟坑径山廊示范段。 二、罗山芯谷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平湖街道,地处深莞两市以及龙岗龙华两区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总规划面积40.99平方公里,是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布局中信息数字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麦克维尔、聚飞光电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物流枢纽,华南城、海吉星两大物流基地以及傲基、通拓、赛维、有棵树四家居全国前列的跨境电商企业。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区,深莞重要的城市枢纽经济中心、国际现代物流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ICT制造、大数据、创意生活、金融共享服务及外包、跨境贸易产业。 交通布局: 轨道交通:建设平湖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深圳市轨道“四主五辅”站点之一辅站,汇集现状和规划共5条轨道线,其中已建成轨道有广深铁路、地铁10号线,规划轨道为深惠城际、地铁17和18号线。 道路交通:片区范围内有4条高速路,与深圳机场、盐田港和市中心快速接驳,“六横五纵”干线路网结构基本成型。六横:机荷高速、水官高速、平大路、龙平路、富安大道、富康路;五纵:清平高速、丹平快速、平吉大道、平安大道、凤凰大道。 重点项目:深圳半导体科技园、平湖综合交通枢纽、白坭坑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海鲜城、中科院育成总部基地项目、招商银行龙岗创新基地项目、宏电总部研发基地项目、山厦、辅城坳(金融基地二、三期)和鹅公岭三大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 三、甘坑新镇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紧邻坂雪岗科技城,东至布澜路,西至布龙路,南至布李路,北至机荷高速,总规划面积12.37平方公里。因拥有“甘坑客家小镇”而声名远播,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三张国家级金字招牌——广东省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先导示范区(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79家、上市企业1家、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1个。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都市绿心、科技生态文旅小镇、龙岗西部生活休闲服务中心。重点发展创意生活、电子元器件、ICT产业。 空间规划:“一轴四区”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轴:吉华大道产城活力轴,强化南北联系的主动脉。四区:中海信创新产业城片区、文化创意区、ICT产业拓展区、创意产城区。 交通布局: 轨道交通:已有10号线设站,规划有21、33号线(深大城际),并争取27号线南延,强化交通互联。 道路交通:水官、机荷、清平3条高速从内部穿越而过,内部有“四横一纵”干线路网。四横:坂李大道、甘李二路、甘李路(次干路)、布龙路;一纵:秀峰路-甘李路。 重点项目:甘坑客家小镇、凉帽山公园、吉华文体大厦、甘坑客家小镇南门周边交通及慢行系统改造工程、都市田园项目。 东核:低碳智造核(国际低碳城、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 东核是低碳智造核,主要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打造深圳东部枢纽门户和产业高地。 一、国际低碳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深莞惠三市交界地区,处于深圳向东、向北拓展的战略通道,惠盐高速、外环高速及地铁3号线交汇地,交通便利,总规划面积53.4平方公里。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化低碳发展城区范例、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先锋、绿色低碳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试验区、全球低碳产业策源地、低碳技术和人才高地。重点发展低碳生活、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电子元器件、AIoT、绿色能源产业。 空间规划:构建“一轴一带、一主三副”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轴:沿轨道3号线延长线(坪西路)以及深惠路的城市功能拓展轴,依托城市功能拓展轴,实现低碳城的对外联动;一带:丁山河城市活力带,围绕丁山河南北向打造集聚城市活力要素,编制绿色城市生活的活力带。一主:低碳城综合服务核心片区,位于城际铁路坪地站、地铁环城南站及地铁教育路站一带,汇集低碳展示、低碳服务、低碳生活三大中心。三副:围绕轨道站点坪西路站、富坪街站和六联片区有轨电车站形成三个片区级的副中心,为周边区域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规划有地铁3号线东延段、21号线、和深惠城际3条轨道线。地铁3号线东延段位于国际低碳城范围有5个站点(坪西站、低碳城站、白石塘站、富坪站、六联站)。轨道21号线北延至新圩,支线东延惠阳,加强龙岗中心与新圩的快速联系。 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二高二快十主”干道系统骨架。二高:外环高速、惠盐高速;二快:盐龙大道(沙坪路)、龙坪盐通道;十主:龙岗大道、富坪路、吉桥路、环坪路、环城西路等。 重点项目:氢能产业园、未来大大厦、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节能环保产业园、零碳公园。 二、宝龙科技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宝龙街道,总规划面积10.5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深圳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科技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发展定位: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岗园区;大力发展生物药产业,加强与国内外生物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落地产业相关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依托土地优势,打造东部制造业主力企业集聚区。重点发展AIoT产业、绿色能源产业、通用电子元器件产业、生命科学产业、ICT产业,并将地方优势产业、半导体产业、生活服务业作为配套产业。 空间规划:空间上,宝龙科技城规划了“一轴、两带、两心、四片”的空间结构。一轴:宝龙综合发展轴(创业大街),接龙岗中轴线;两带:碧新路及深汕公路产城融合发展带;两心:宝龙创新服务中心、宝龙东综合服务中心;四片区:宝龙科技服务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商务研发区(依托坪山站)、嶂背产业扩展区。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轨道14号线(计划年建成)和轨道16号线(计划年建成)正在建设,远期规划23号线、31号线和33号线,未来可实现快速到达莲塘口岸,10分钟到达坪山高铁站。 交通规划:形成“两横”高快速道路骨架,机荷惠盐高速和东部过境。“两横三纵”主干道城市道路网络,两横:丹荷路、宝龙大道;三纵:碧新路-宝坪路、宝龙一路、宝龙五路。 重点项目: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宝龙文体中心、宝龙街道南约片区重点更新单元。 三、东部高铁新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与坪山两区的衔接腹地,北至沈海高速,西至锦龙大道,南至坪山大道,东至绿梓大道,总规划面积约29.1平方公里(其中北片区属于龙岗区约16.4平方公里,南片区属于坪山区约12.7平方公里),处于深莞惠都市圈的关键节点及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廊道。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48家。 发展定位:建设与惠州、汕尾、河源创新资源联动的深惠汕枢纽经济核心区;依托科技交流中心与商业商务中心,打造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坪山中心区、宝龙科技城协同互补的深圳东部中心枢纽都市门户区;打造以光计算产业、创意生活产业、航天部件产业、环境技术产业等战略性产业为主导的深圳都市圈未来新兴产业集聚基地。重点发展通用电子元器件、光计算、航天部件产业。 空间规划:构建“双核、三轴、链片区,一环、一带、融山水”的空间布局。双核:1个商务商业核(坪山中心商务区)+1个创新交流核(龙岗三棵松水库环湖科技交流核);三轴:2条科技创新轴(宝龙大道—丹梓大道科技创新轴和串联北、东、南三个产业片区的科技创新轴)+1条城市联动轴(龙坪路城市联动轴);一环:1个产城联动环,串联生态服务区、产业创新区和城市服务区;一带:1条超级公园带,与坪山中心区“半月环”绿廊相接,形成“S”型超级公园带。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建设坪山综合交通枢纽,承担厦深、深汕、深河3条高铁部分始发终到与通过功能,深大、龙大2条城际及16号线、23号线线路接驳换乘功能,服务东部中心和临深片区。 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两横三纵”路网体系。两横:宝龙大道、丹荷大道-丹梓西路;三纵:锦龙大道、深汕路、龙坪路。 重点项目:深龙投智慧云谷、坪山综合交通枢纽、宝龙街道东部高铁枢纽西片区重点更新单元。 多支点 阿波罗未来产业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园山街道,总规划面积17.21平方公里。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深圳市首个以军民融合为主题的未来产业城。片区交通规划利好,枢纽地位凸显,东部过境高速开通后可快速到达莲塘口岸。同时,片区山水资源丰富、生态本底优良,坐拥梧桐山、园山等知名风景区,形成了六分山水四分城、山城相依的生态格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深港科技转化基地、深圳未来产业先导区、龙岗品牌凸显的文化旅游休闲森林小镇。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 空间规划:在结构上构建“一轴一带、两心两片”的整体布局,以一条16号线综合服务轴、一条滨水产业带、两个服务中心与两个发展片区,支撑全域提升、协调发展。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现状和规划共有6条轨道线(3普3快)途径阿波罗片区,其中已建成普线3号线;在建有普线16号线二期;规划有快线18号线、普线19号线、快线21号线、快线33号线。片区设有安良枢纽(16号线二期、18号线交汇)和园山枢纽(16号线二期、19号线交汇),均为区域性综合枢纽。 交通规划:形成“四条快速路、六条主干道”的骨干路网格局。“四条快速路”包括东部过境通道、南坪快速路、宝鹏通道及盐龙大道。“六条主干道”包括龙岗大道、红棉路、坪南路、沙荷路、惠盐路、康贤路、保康路。 重点项目:邦彦绿谷工厂、无人直升机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云科智慧园、阿波罗产服科创大厦、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启动区基础设施项目、博荣“工改保”项目、光启未来科技城、园山文体中心项目。 布吉新城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西部,南接罗湖、福田、西临坂雪岗科技城、北靠甘坑新镇,总规划面积10.88平方公里。是龙岗的战略门户地区,拥有全国性客运枢纽的深圳东站,汇聚已运营的轨道3、5号线、在建的14号线、规划的17号、25号5条城市轨道及1条广深铁路,交通区位突显。片区范围内大芬油画村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拥有融合秦、汉、唐、宋、元、明、清七个朝代宫廷建筑风格的南中国最大的仿古集群式建筑群文博宫,是国内单面积最大的古玩珠宝艺术品交易中心。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深圳建设国际一流都市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集站城一体的枢纽中心、24小时活力的商贸中心、文化特色产业集聚区、多元融合的宜居家园为一体的枢纽活力新城。 空间规划:强化与罗湖对接,构建“一心+两轴+多节点”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心:以东站为核心的TOD圈层复合开发片区;两轴:布吉大道功能主轴,文博宫大芬文化休闲轴;多节点:以轨道站点为依托形成的综合开发节点。 交通布局: 轨道交通:至年,深圳东站将集中办理深圳枢纽内所有普速客车的始发终到作业;至年,将设置厦深铁路衔接广深铁路深圳站方向的客车联络线,承接部分高铁、动车作业;外加已运营的3、5号线、在建及规划的14号线等3条城市轨道线,以及正在研究布局的1-2条城际线或轨道快线,深圳东站将成为“普速+高铁+动车+城际+城轨”的综合性轨道交通枢纽,布吉新城迎来枢纽带动发展机遇。 道路交通:拓展对外交通接口,加强区域联系,尤其是与罗湖衔接;增设布吉大道,构建南北向交通骨架;“五横八纵”干线路网基本成型。五横:三联路、布龙路、中兴路—东西干道、莲花路—湖南路、南环路;八纵:清平高速、布曼路—西环路—清水河三路、布吉大道—红岗路(复合通道)、铁西路—粤宝路—环仓东路、金运路—兴龙路、龙岗大道、禾坑路—翠竹路、翔鸽路—东晓路。 重点项目:布吉文体中心、大芬油画村品质提升项目、石芽岭公园综合提升工程、医院迁址重建工程、龙岗区小运量轨道交通项目、布吉客运枢纽配套市政工程之穿孔桥改造工程。 清林绿谷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北部,北靠清林径水库,南邻龙岗中心城,总规划面积为8.18平方公里。承接深圳国际大学园科研要素,联动“产学研”一体发展,形成环中心城科技产业环。随着外环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该片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极大提升,北部门户地位凸显。拥有国家高新级技术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63家。 发展定位:依托清林径水库、五联河、龙西河等优质生态资源,打造成为彰显清林径片区生态本地特色的绿色智造新城、承担区域产业发展功能的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发展AIoT、生物电子、纳米技术、电子元器件、创意生活产业。 空间规划:构建“一核、二带、三板块、多节点”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核:以中心公园为核心,打造龙西五联新中心;二带:中央核心景观带、龙西河生态景观带;三板块:西片区--五联高端制造产业板块、中片区--生态乐活配套板块、东片区--红花岭智造产业板块;多节点:产业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 交通布局: 轨道交通:23号线西延线(近期)至龙西五联、10号线东延线(近期)至龙西五联,争取远期弹性线路31号线(远期)建设。 交通规划:贯通主次干道,形成“二横五纵”的干道路网格局。二横:创业路、创建路。四纵:黄阁路北延、协力路、协平路、清水路,五条南北向主干道。 重点项目:清林径水库碧道、创客绿道、野趣空中廊道、大窝岭公园、红花岭采石场群生态修复再利用、五联河综合整治景观提升。 龙园客韵文创小镇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中心城东北侧,西靠龙岗中心城核心区、北接清林绿谷,处于龙岗河、龙西河、回龙河三河交界处,生态资源优越,总规划面积5.69平方公里,属于龙岗河活力发展带重要节点、综合服务中心组成部分。拥有龙岗河、龙兴寺、鹤湖新居、龙岗老墟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是龙岗客家人的发源地和精神家园。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 发展定位:全面强化片区服务核心、活力中轴的宜居宜业功能,打造体验自然、传承历史的现代人居典范区域。以“客围水岸,文化故里”为功能内涵,充分利用片区丰富的物质遗产,盘活文化景观资源,重塑体验“文脉”生活,传承历史与现代文化的活力中心港湾;依托龙岗河活力发展带,还原“水岸”生活,构建自然与城市共生的人居环境典范。重点发展创意生活、特色商贸产业。 空间规划:构建“一心、两轴、三片区、多节点”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心:依托龙园公园打造片区景观核心;两轴:城市公共服务轴——串联盛平龙园两区,功能联动;滨水活力景观轴——沿龙岗河及其支流打造滨水景观;三片区:都市生活区,产业配套服务区,文化商贸区;多节点:规划区内打造多个邻里中心,服务社区人口。 交通布局: 轨道交通:片区有在建轨道16号线和规划21号线穿过,设有3处轨道站点。 交通规划:规划形成“六横五纵”的道路体系。六横:新生路、内环北路、龙平东路、盛龙路、龙园路、龙岗大道;五纵:长兴路、龙城北路、盛平(南、北)路、碧新路、福宁路。 重点项目:鹤湖新居等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龙平站TOD开发。 横岗光学智谷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横岗街道,东临惠盐大道,西接盐排高速、南依沙荷路,北靠龙岗大道,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片区由六约、横岗和松柏社区的南部组成,现状产业主要以电子、光学显示、珠宝加工等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分布相对集聚,现有一级工业区块线2平方公里多,是我区工业化发展先行区之一。 发展定位:作为服务“湾东智芯”的支点之一,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成为“科技智造城、创意生活谷”。重点发展集成电路、ICT及AIoT、电子元器件、文创生活等产业。 空间规划:构建“两轴一带四组团”的空间布局。两轴:依托龙岗大道、14号线打造综合发展轴和都市生活轴;一带:依托沙荷路整合南部“三山四水”自然资源,打造三生融合发展带;三组团四园区:时尚小镇组团、智能光学组团、集成电路、IcT及AIOT智造三组团和航天科技园,中和珠宝园、国药医疗器械、特色园区等四园区大体量发展策略。 交通布局: 轨道规划:现状和规划2条线路,分别为现状3号线、规划18号线,地铁3号线有六约、塘坑、横岗3站,规划轨道18号线在片区内暂未设站。 交通规划:形成“三横七纵”的路网结构。三横:龙岗大道、康贤路、沙荷路;七纵:包括盐排高速、平安大道、牛始埔路、埔厦路、恒心路、富康路、盐龙大道。 重点项目:大功率器件用三维半导体材料项目、天安伯恩横岗六约前沿科技产业基地、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和盛世珠宝品牌小镇、“横岗眼镜”研发总部大厦。 云创小镇 区域概况: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西接甘坑新镇、布吉新城,3条高快速路在此交汇,5条轨道线在此设站,总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片区初步形成计算机与通信、创意生活、物流供应链三大产业集群,实体经济基础雄厚。黄牛湖水库、沙湾河、李朗河、东深河、简坑河水网密布,生态禀赋优良。拥有规上企业总数家(含37家涉云规上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家、规上服务业和商业企业家。 发展定位:打造成为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云生态产业集聚区、涉云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名云生态小镇、城市滨水休闲活力中心。重点发展涵盖服务、研发、制造的涉云产业。 空间规划:“一轴、两核、两片”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轴:云创产业发展轴。依托坂李大道、平吉大道、轨道10号线,汇聚云创产业要素,承接坂雪岗科技城产业外溢,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云创产业发展轴线。两核:一是“云基础”产业集聚核。依托上李朗地铁站,构建以涉云产业及创新型企业孵化为核心,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发展,兼具办公研发、企业孵化等功能的云创产业集聚核;二是“云服务”产业服务核。依托南湾、丹竹头地铁站,实施站城一体立体开发,集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核。两片:一是李朗片区。打造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供应链管理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二是丹竹头片区。打造集商业综合体、全时活力特色街区、产业综合体和生活配套区于一体的综合城区。 交通布局: 轨道交通:已建轨道3号线、10号,在建14号线,规划17号、21号线5条轨道线在片区设站,汇集厦深、广深、平南、平盐等铁路。 道路交通:已有机荷、水官、丹平高快速路在此交汇;全面推动龙岗区良白路-铁东路-丹白路道路工程、李朗路(次干道)南延、布澜路铁路桥拓宽工程等断头路及涉铁道路实施建设,完善内部交通体系。 重点项目:沙湾河截排工程、南湾文体中心、龙岗区小运量轨道交通项目、上李朗黄牛湖水库山体公园二期建设工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fj/8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城市世界俄罗斯全部责任在美方特朗普
- 下一篇文章: 书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