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故事木通的故事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相传长安城南有一个寡妇,她膝下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儿子,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来维持。 给儿子取名叫做柱子,意思是希望年幼的儿子早日成为家庭的支柱。秋天的某一天儿子突然病倒了,这让寡妇很为难,因为自己每天就靠上山挖山上的药材卖钱来勉强维持家计,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请大夫,这可急坏了寡妇。寡妇实在不忍心,当看到儿子口舌生疮,皮肤有轻微的水肿,这几天尿量尿次都比往常减少了,眼睛里湿湿地打转着。 寡妇因为经常在药市进进出出,对一些药物的药效还是比较了解,但是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不敢给儿子随意买药用药,只是守在儿子面前,一步也不想离开。 夜已经很深了,寡妇本来白天上山采了一天的药已经相当辛苦了,现在还要看护孩子,坐在床边,煤油灯灯芯快要灭了,油也不多了,她挑了挑细细的灯芯,整个毛草房暗黄暗黄的,她的眼底也充满了昏黄的眼泪…… 不知过了多久,寡妇突然看到了她逝去的丈夫,丈夫对他说,他的坟地上长了一些植物,采摘过来就可以可以治好柱子的疾病——能让柱子利尿通淋。具体的采摘方法是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一下即得良药,然后洗净润透,切片,晒干,生用就可治愈儿子的病了。妻子连连地说着“诺”(诺,在古代语言中意为好的意思),准备和丈夫来说说家长里短的,可还没等妻子说出口,丈夫就越走越远了。醒来后,寡妇没多想,收拾了一下,准备去丈夫的坟前去看看。 当天还是微微亮的时候,寡妇就怀着不舍的心,把儿子抱到邻居家,让邻居代为看护一下。自己背着背篓手拿工具,来到丈夫的坟墓前。果然看到了坟地上长了一些植物,正开着漂亮的花朵呢,寡妇就按照丈夫的方法,照样做了。 几天后,儿子的病好了,又开始活蹦乱跳了。从此寡妇又知道了一味新的药以及药效了,她对收购药材的店铺解释这个药时,总是很自豪地说:这味药让柱子通尿了,所以就叫木通吧。 木通 白木通,万年藤, 微寒,苦。归心、小肠、膀胱经。降,阳中之阴。 降火利水。通血脉,利水渗湿,通淋,泄热,通乳。 本品性通利而清降,能上清心肺之火,下导小肠膀胱之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湿热内盛所引起的小便赤涩热痛、血淋、口舌起疮、心烦目赤等证。 1.降火利尿: ①用于湿热下注,症见小便赤涩热痛,淋沥涩痛,口舌起疮,心烦尿赤等,与生地、竹叶、大黄、甘草同用。 ②用于湿脚气、小便不利,与猪苓、苏叶、槟榔、木瓜同用。 2.宣通血脉: ①用于乳汁不通,可与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猪蹄汤煎服。 ②用于血瘀闭经,可与丹参、牛膝、桃仁、生蒲黄等同用。 ③用于湿热痹痛,即风湿性关节炎,可与忍冬藤、海桐皮、桑叶等同用。 古代木通与通草混淆,古书称为通草,即今之木通,古书称通脱木者,即今之通草,当知区别。木通、通草均有清利湿热及通乳作用,但木通昧苦,泄降力强,主清,入血分,又可通利血脉关节而通经下乳;通草甘淡,泄降力缓,主清肺热,入气分,又可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木通以心与小肠火盛之口舌生疮、尿涩尿血多用之,通草湿涩证较为常用。 1.配竹叶:清心利水。竹叶上能清心火除烦,下能利小便而渗湿,木通上清心降火,下可泄小肠湿热,心与小肠相表里。泻小肠即泻心火,二药合用,清心降火力量增强,并寓有治腑以治脏之意,可用于热盛心烦、口疮舌红、尿赤涩痛之证。 2.配茯苓:清热利湿。茯苓味甘淡性平,专走气分,功能利水渗湿、宁心安神;木通味苦性寒,人血分,能降泄心火,导湿热下行。木通得茯苓,则利尿通淋之功增强;茯苓得木通,义添清利湿热之功。二者相须为用,治疗湿热下注、小便赤涩、淋证等。 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尿频及孕妇忌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内服:3~6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及白木通的木质茎(去皮)。产于中国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区。 《本经》:"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别录》:"疗心烦哕出音声。" 《药性本草》:"治五淋,利小便,……主水肿浮大。" 《日华诸家本草》:"通小肠,下水,……及下乳。" 《本草纲目》:"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王孟英:"凡心经蕴热用犀角、黄连等药,必兼木通,其效乃捷,以能引心经之热,从小肠出也。" 具有凉小肠,泻膀胱,泻肾,泻胆,凉三焦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fj/9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妙记中药鉴定学的药材性状巧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