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s://www.7qicai.cn/chaoliu/xinchao/3376.html

今年5月,阿格里奇相隔十三年第四次到我国、首次到上海演出,盛况一时无两。散场后乐迷都期待着她再来,感觉怎么也得一年以后,没想到10月份就来了,尽管这是一次扶持青年音乐人才的演出。

当乐迷听完感叹要尽可能追随这位老当益壮的钢琴女大祭司时,“阿格里奇和她的朋友们”音乐节明年3月23日、25日、26日落户西安音乐厅的消息又令人喜出望外(下周一11月18日上午10点正式开票)。

这就是阿格里奇,作为一位卓而不凡的钢琴家,从来不以某个作曲家的权威演绎者独步天下,但人们听过她的演奏,总会为之着迷、叫绝,并努力不错过她在当地的每一场音乐会。以我的观察,如果错过了,很多人会留下遗憾和下次一定要去的誓言。而随着年事已高(今年78岁),阿格里奇的技术截至目前没有退化的态势,感动人心的力量更日益深厚。

阿格里奇和她的演奏是一种顶级享受

最好的钢琴家和最烂的钢琴家在不知能演奏成什么样方面是一致的,区别是好的钢琴家也许会弹得好上天。阿格里奇的强大能力首先直观体现在触键与踏板的巧妙结合上。

阿格里奇经常加演的斯卡拉蒂d小调奏鸣曲

10月份与女儿合作舒曼《童话情景》,老太太在台上多少有点照顾,令人误以为漫不经心,东一下西一下的,但就这貌似没有什么准备的触键与踏板,仍然让在场所有人叹为观止,偌大一个剧院,其声音通透、密实、飘忽,着实展示了什么叫大师级的手感。

其次,阿格里奇掌控全局的能力往往赋予所有音乐伙伴活力,当然也有压力。有时候,阿格里奇会明显变速,虽然令人措手不及,但在经验丰富的搭档眼里,往往也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

阿格里奇领衔舒曼《钢琴五重奏》末乐章

有个题外话,称阿格里奇害怕孤独才于上世纪80年代放弃独奏音乐会。钢琴家张昊辰谈到舞台上的这份孤独,说过:“是的,人在聚光灯下恰是弱者。上台的那一刻起,你只能希冀于他者的理解与认同,而除了将自己交给音乐之外,也别无选择。”

换言之,阿格里奇可能是这样的弱者,也缘于天性活泼,从来不能没有朋友,导致她举起了“阿格里奇和她的朋友们”这块牌子。从傅聪、贝洛夫、科瓦塞维奇、拉宾诺维奇、巴伦博伊姆、普莱特涅夫、齐柏尔丝坦、弗雷尔到迪图瓦、麦斯基、克莱默、卡普松兄弟、拉赫林、帕帕费拉米……名单几乎不断延伸到当代音乐家。

指挥大师伯恩斯坦在世时,曾非常渴望邀请阿格里奇、克莱默、麦斯基一起录制贝多芬《三重协奏曲》,正是看到了音乐家的友情所产生的默契,以及彼此共同的音乐追求创造的质量,然而时间始终难以协调一致,终成憾事。

阿格里奇的即兴或者弹性节奏,是大师最为迷人之处,可以说既有俄罗斯式的狂野直率,也有源自奥地利的温柔与浪漫。阿格里奇也从来不制造“深刻”,一方面是选曲不大涉及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独奏音乐巨作;另一方面是她的演奏几乎不预设立场,即使是肖斯塔科维奇冷峻的钢琴三重奏,也非常有分寸。

阿格里奇经常加演的舒曼《童年情景》第一首“异国和它的人民”

上次阿格里奇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的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堪称我听过的阿格里奇最感人至深的一次演奏。但这也不是她想特别表现什么,那就像一幅自然景色,落英缤纷,美得令人掉泪。

阿格里奇的朋友们克莱默、王健、拉赫林、帕帕费拉米同样传奇

明年3月西安“阿格里奇和她的朋友们”邀请到阿格里奇最忠实的朋友克莱默、王健、拉赫林、帕帕费拉米和女儿丽达·陈……可以说群星璀璨,小提琴大师克莱默无疑是其中资格最老的前辈。

克莱默

我看过克莱默写的书,采访过他本人。作为20世纪最有思想与先锋意识的音乐家之一,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他演奏、推广,更为世人熟知的作曲家包括施尼特克、阿沃·帕特、舒尔霍夫、坎切利直到最近的韦恩伯格。而他担任演奏配乐的法国电影《地铁里的小提琴家》是追求理想、爱惜名节的艺术家动人写照。

克莱默和阿格里奇简直称得上冰与火。据说两人举行音乐会时,往往克莱默早早就来到现场或排练厅练习,阿格里奇总是会迟到一两个小时。克莱默对待音乐的态度严格到宁肯有观众撑不住被抬出音乐厅,也绝不会中断音乐会。阿格里奇则是凭感觉,以取消音乐会的任性著称。

想不到这两个人居然能惺惺相惜合作这么久,从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巴托克、雅纳切克、普罗科菲耶夫到梅西安,留下多张经典录音。此次西安音乐厅音乐会他们将演出舒伯特《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不但是克莱默的王牌曲目,也是一首很少现场能听到的动人音乐。

王健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在乐迷中无人不晓。不仅琴艺顶尖,而且为人耿直友善,他在国内也刚刚完成了一轮朋友圈音乐会——王健国际大提琴艺术节。

在王健的音乐理念中,古典音乐、大提琴并不是判断一切的标尺,他对我说过,“有些流行音乐能有的,我们古典没法比”,“说实话,好多古典演奏是糟糕透顶的,包括我自己”。

阿格里奇与老罗合作的肖邦《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

这样一位严格要求自己、胸怀宽广的艺术家将与阿格里奇合作肖邦《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十分令人期待。

拉赫林

来自立陶宛的70后小提琴家拉赫林,自小接受俄罗斯学派教育和大师祖克曼的私人指导,是与维也纳爱乐合作过的最年轻的小提琴家。

他最早在乐迷中惹人瞩目的是一张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唱片。作为神童,拉赫林在同样出身的指挥大师马泽尔协奏下,诠释得十分成熟、精彩。他为前女友珍妮·杨森担纲中提琴伴奏的唱片亦为人津津乐道。

如今的拉赫林也成了一位指挥家,是皇家北方小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年,拉赫林在韦尔比耶音乐节与阿格里奇、麦斯基合作录制了贝多芬著名的《钢琴三重奏“幽灵”》。在阿格里奇强有力的带领下,拉赫林与麦斯基的弦乐与之贴身近搏,形成了铸剑一般的火花四溅,令人十分难忘。

拉赫林阿格里奇麦斯基录制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幽灵”》一乐章

此次拉赫林将演出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舒曼《钢琴五重奏》(作品44号)。

帕帕费拉米

同为70后著名小提琴家,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帕帕费拉米在我国知名度不高。作为一名神童,11岁那年,法国长笛大师阿兰·马利翁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演出,听到了帕帕费拉米的演奏,立即安排他到巴黎学习,从此这颗音乐珍珠大放异彩。

年,帕帕费拉米应邀与阿格里奇在卢加诺“阿格里奇和她的朋友们”音乐节上合作录制了巴赫《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第四号》,充分展示了这位小提琴家优雅、阳光、高贵的琴声,令人想起格鲁米欧的经典录音。去年在汉堡“阿格里奇和她的朋友们”音乐节上,帕帕费拉米与阿格里奇、麦斯基录制了贝多芬《三重协奏曲》。

帕帕费拉米阿格里奇录制巴赫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第四号三乐章

帕帕费拉米学识渊博,他继承了同胞、翻译家尤瑟夫·维隆尼未尽的事业,将童年熟知的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作品翻译成法语。这种对文学的深入爱好为他提供了“一个除小提琴之外的职业生存方式”。

此外,年,帕帕费拉米在约荷赛·达阳导演的经典法国电视剧集《危险关系》(DangerousLiaisons)中客串演出小提琴家丹西尼,该剧主要演员有著名影星凯瑟琳·德纳芙、鲁伯特·艾弗雷特和娜塔莎·金斯基。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版首演

明年3月西安“阿格里奇和她的朋友们”最特别的一场音乐会无疑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首演版),独奏丽达·陈,阿格里奇的大女儿。

丽达·陈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跟随林耀基教授学习,加上父亲是华裔,多年来从事音乐会和音乐教育的她,对我国的音乐事业发展充满了热情。没有她的参与,阿格里奇也不会这么频繁来。这是要特别感谢她的地方。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在我国家喻户晓,作曲陈刚、何占豪当年创作时还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年5月27日,“梁祝”由俞丽拿独奏,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今年正好60周年。

越是耳熟能详的名作越不容易演好,中提琴在高音区和小提琴有着明显的差距,这都要靠演奏家使尽浑身解数。但如此冒险还要尝试的最大原因,必然是丽达·陈愿为心爱的中提琴拓展一首保留曲目。

如果说小提琴版“梁祝”是祝英台主诉的话,中提琴版“梁祝”可能就是梁山伯讲故事。在原作中,有一段著名的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代表祝英台和梁山伯。这次中提琴版会有什么改变,十分令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hb/1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