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基督徒花费700年收复半岛1492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系列第讲) 年1月6日:历时近七个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收复失地运动正式完结。 收复失地运动,在欧洲有着里程碑意义。 在冷战时期的欧洲,只有一个伊斯兰国家,就是阿尔巴尼亚。 如果土耳其也算是欧洲国家,那么它就是第二个国家。 古代伊斯兰教势力,分为两股攻打欧洲,一股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东向西进发,被拦阻在巴尔干山区,无法前进;另一股则是阿拉伯人,他们盘踞了北非以后,越过宽度只有14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基督教的传统势力范围,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欧洲第二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 今天,半岛上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东北部比利牛斯山以北为法国。 最初的入侵,开始于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时期,大概是公元8世纪。 倭马亚王朝非常强大,是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顶峰。 他们向东攻入阿富汗和中亚,在哈萨克斯坦塔同大唐交手后才停止前进。怛罗斯之战,大唐并没有获胜,胜利者是阿拉伯人。 他们向南攻入今天印度北部,向西则重创东罗马帝国,几次围攻首都君士坦丁堡。 在8世纪初,阿拉伯人已经控制了北非。这里的土著柏柏尔人,很快皈依了伊斯兰教。 而北非的南部是撒哈拉沙漠,已经无法向南继续推进。 那么,穆斯林向北扩展几乎是必然。 大概公元年,穆斯林攻入了直布罗陀海峡。 区区14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对有着纵横几大洋的阿拉伯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条河沟。 此时,半岛属于信仰天主教的西哥特人的地盘。 西哥特王国已经名存实亡,被地方军阀贵族分裂割据。 面对阿拉伯人的大举进攻,四五分裂的西哥特无力抵抗,很快国王罗德里克都战死了。 借助西哥特的一盘散沙状态,阿拉伯人花费几年时间,就控制了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有意思的是,从阿拉伯人入侵开始的年,基督徒就开始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 西哥特贵族佩拉约率领阿斯图里亚斯的基督教徒进行起事,建立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同时他和坎塔布里亚的佩德罗公爵结盟、联姻,成为一个国家,盘踞了半岛的北部,同阿拉伯人持续作战。 后来,阿斯图里亚斯后来分裂成莱昂和卡斯蒂利亚等几个小国,它是最早对抗穆斯林的北方国家。 阿拉伯人带着连战连胜的势头,于年出动5万大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攻入今天的法国境内。 这是一次战略决战,对手是法兰克王国灭亡。 如果法兰克王国惨败,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国家也就失去靠山,难以生存。 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马特,集中了4万多人,西哥特人的配合下,同阿拉伯人进行决战。 地点是法国普瓦捷附近,山地和森林阻挡了强悍的阿拉伯骑兵。 这个图尔战役中,阿拉伯人惨败。 事实证明,基督徒步兵们,依靠地形优势,完全可以对付阿拉伯轻骑兵。 此战阿拉伯人损失了上万精锐部队,主将阿卜杜勒·拉赫曼被杀,法兰克军队只损失了几千人。 此战失败后,阿拉伯人再也不敢进入今天的法国境内,退回比利牛斯山脉以南地区。 法国西部城市普瓦捷,就是阿拉伯人到过的最北面。 惨败以后的倭马亚王,根基也不稳。 伊比利亚半岛的基督徒,数量有绝对优势。 而阿拉伯人自己刚刚从无数部落状态,被宗教团结成一个民族,内部问题极多。 而王朝的领土过于辽阔,对地方的管理逐步陷入混乱中。 到了年,倭马亚王朝被政变推翻,阿拔斯王朝诞生。 倭马亚家族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逃亡至伊比利亚半岛,并在西班牙南部的科尔多瓦成立后倭马亚王朝。 由此,半岛的局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北 面是法兰克王国,南面则是阿拔斯王朝,都是敌人。 后倭马亚王朝和法兰克王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最终后者年占领巴塞罗那,控制了整个加泰罗尼亚地区。 与此同时,年,阿拉贡王国在法兰克人夺回的土地上建立起来,而阿里斯塔于年建立起纳瓦拉王国,加上加泰罗尼亚地区,半岛北部完全被基督徒控制。 此消彼长,后倭马亚政权有很多问题。 阿拉伯人的部落理念根深蒂固,各地逐步被总督和贵族控制。 当地基督徒不断叛乱,地方穆斯林军阀割据。 多年后,双方仍然在鏖战。 半岛北部和西部是基督徒控制,其他地区仍然属于穆斯林。 后倭马亚王朝后期,同为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开始内讧,国家陷入内战。 到了年后倭马亚王朝在内战中解体,形成了诸如塞维利亚、萨拉戈萨、托莱多、格拉纳达等穆斯林小国。 本来大局已定,基督徒会逐步收复失地,统一半岛。 然而,强悍的北非王朝穆拉比特王朝乘虚进入半岛,猛龙过江。 于是,混战继续持续,无穷无尽。 在年,一切开始发生改变。阿拉贡王国的女王佩德罗尼拉,就是巴塞罗那伯爵的妻子。 由此,两个国家合并为泰罗尼亚-阿拉贡联合王国,实力猛增。与此同时,葡萄牙王国也建国。 十三世纪,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逝世,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三世继承了整个莱昂王国。两国实现统一,以后皆称呼为卡斯蒂利亚王国。 至此,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葡萄牙,已经成为半岛三大强国,剩下的纳瓦拉王国夹在其中。 至此,基督徒的实力占有很大优势,开始清洗半岛上的穆斯林小国。 他们在百年内不断进攻,到了年,卡斯蒂利亚大军已经杀到直布罗陀海峡一线。 至此,西班牙地区只剩下一个穆斯林的奈斯尔王国,其余王国都已经崩溃。 半岛上的穆斯林,大多逃到奈斯尔王国,这里成为反基督徒的大本营。 依靠北非穆斯林盟友的支持,奈斯尔王朝维持到十五世纪。 这一切,很快就终结了。 年,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子斐迪南成婚。伊莎贝拉在年即位,而斐迪南也在年登基,这就是双王时代。 两国统一,吞并了其他小国,形成了强大的西班牙王国。 到了年,本来就无力对抗西班牙的奈斯尔王朝发生内乱。 西班牙王国出动全部主力,甚至向国内犹太富商借债,发动了最后的战争。 到年,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奈斯尔王国灭亡,穆斯林最后的根据地瓦解。 由此,近七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终于完结。 有一种说法,阿拉伯人不是仅仅是依靠弯刀,还是依靠古兰经进行征服。 绝大部分被阿拉伯人征服的领土,即便将来可以将他们赶走,当地居民仍然会伊斯兰化。 如阿尔巴尼亚人本来有自己的宗教,十五世纪被土耳其人征服。 年阿尔巴尼亚人独立,却仍然是欧洲唯一的穆斯林国家。 而蒙古人西征,征服了很多穆斯林国家。 有意思的是,最终蒙古人却放弃了自己的佛教,开始全面的伊斯兰化。 然而,西班牙地区虽有年的穆斯林占据历史,却迅速实现了去伊斯兰化。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迅速出现。 留在半岛的穆斯林,全部被要求信仰基督教,不然就会被驱逐离开西班牙,回到北非或者中东。自然,这些被驱逐者的财产,会被政府全部没收,只给他们留下旅费。 任何拒绝离开的异教徒,会被当做异端,必要时候会处以死刑。 西班牙获胜的最初几十年,宗教裁判所每年都要处决大量异端,主要采用火刑或者斩首。 而一些穆斯林会秉承教义,隐藏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在基督教国家。 但宗教裁判所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发现蛛丝马迹,一律严惩。 久而久之,这些隐藏的穆斯林也无法生活,被迫在年叛乱起义,迅速被镇压杀光。 同时,所有伊斯兰教文明都被清除,甚至犹太人也被赶走。 16世纪中期,西班牙出台法律,不允许任何人说阿拉伯语,不允许妇女借口是风俗而戴黑纱和头巾。 短短几十年,盘踞半岛年的伊斯兰教文化就一扫而光,这里再也没有穆斯林存在。 时至今日,西班牙穆斯林仅有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是法国的六七分之一。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yy/10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语言不同,赞美一致驻华外交官发现湖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