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的网友们见识到了哈萨克斯坦的自尊心。

因为一篇胡说八道的网络文章《“哈萨克斯坦”为何渴望回归中国》,哈萨克斯坦外交部,特别召见中国驻哈大使,要求给出解释。

这样的事例在外交史上并不多见。

哈萨克斯坦的反应过激了吗?

想想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历史,可能我们会更加容易理解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自尊心。

说起来,哈萨克斯坦自尊心表现最强烈的地方,不在于与中国的关系,更在于与它北方邻居的关系:以前的苏联、今天的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清洗苏联留下的历史烙印。

01大饥荒:苏联遗留的伤痛记忆之一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苏联解体之后,年,哈萨克斯坦得以独立出来。

国家虽然独立,但苏俄的遗产依然挥之不去。

总结起来,无非三点:

被殖民,以及哈萨克政治主体性的丧失;

哈萨克民族人口的流亡;

哈萨克民族语言的废弃。

历史上来说,从年起,哈萨克斯坦曾在沙俄的中亚征服计划下,就被迫进入了残暴的殖民统治时期。

沙俄不仅政治控制,还积极移民。

如英国学者加文·汉布里(GavinHambly)在《中亚史纲要》所言:

「俄国人要巩固他们夺取的地区,就必须进行移民。」

于是,大批俄国人迁居哈萨克斯坦。尤其是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完工后,万人从俄国中部来到北哈萨克,万哈萨克移民则被拉至俄国土地服行劳役。

到了年,哈萨克斯坦本地的哈萨克人仅有58.5%,而苏联人占据了29.6%。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亦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长期镇压,并将其纳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被苏联控制的历史,充满了悲惨记忆。

有多悲惨?

从年-年,以及年-年,短短时间内,哈萨克斯坦就分别爆发了两场大饥荒,约有万-万人死亡,是哈萨克斯坦一半的人口数量。

这个规模在人类历史上也非常罕见。

哈萨克斯坦大饥荒中孤苦无依的孩童。图片来源:eurasica.ru

哈萨克斯坦在历史上,一直属于欧亚草原游牧民族。所谓「哈萨克」,本义就是游离、独立、自由;而「斯坦」则表示家园和聚居地。

在地理上,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东西方文化在此相互碰撞,这决定了哈萨克斯坦地区人口流动性很强,不仅本地区居住着约个民族,而且哈萨克族也有不少于1万游荡散居在中亚各地。

但是,苏联基于斯大林中央集权管理,将习惯了四处游荡的哈萨克人,也纳入生产公社的管理,强制他们集体化定居和圈禁。

此时的哈萨克斯坦,已然成为一个「车轮上的社会」。

为了保证苏联城镇的军民供应,哈萨克人沦为牺牲品。苏联当局下达每年上缴万吨粮食的不可能完成任务,牛羊牲畜直接被军警送进屠宰场。最后剩下的哈萨克人与牲畜,在连水源和饲料都没有的集体农村,也无法存活下来。

大饥荒的爆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些奋起反抗的哈萨克人,超过50万人死在苏联政府的枪下,另有60万人则冒险穿越国境,逃离到吉尔吉斯斯坦、中国、蒙古、伊朗等周边各国,成为失去家园的异乡人。

02语言:苏联遗留的伤痛记忆之二

从沙俄对这片土地的统治开始,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语言和文字也没能躲过劫难,被插上大国沙文主义的旗帜,沦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

早在沙俄时期,哈萨克斯坦就被推行过俄语同化政策。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语言政策的重心,更是转移到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上。

苏联统治下,哈萨克斯坦民众口头讲的,必须是俄语。原本使用的阿拉伯文字,也被所谓的「新哈萨克语」替代,由俄语系统的西里尔字母拼写而成。大批哈萨克斯坦知识分子被冠以「富人和贵族的孩子、民族主义者」的「罪名」,放逐西伯利亚。

任何试图保留哈萨克语完整状态的,都被指责是「苏联人民的敌人」。

不用怀疑,这种一刀切的语言政策,是完全「政治化」的。

年,苏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俄语为苏联各族人民的「第二母语」的地位。

不过,名为第二,实则第一。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俄语都是唯一指定用语。

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AbishulyNazarbayev),原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也是领导哈萨克斯坦走向独立的第一任总统。他在《探索之路》里就曾回忆到这段经历,他说:

「父母们就向我们这代人提出忠告:要想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学俄语。......任何试图哪怕是说一些维护本民族及其文化的话,都被视为是民族主义的图谋。」

《探索之路》作者:[哈]努·阿·纳扎尔巴耶夫译者:陆兵、王嘉琳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年

所谓此消彼长,可以想象得到,随着俄语「垄断」地位不断强化,哈萨克语会衰落成什么样子。

意识形态控制加上俄语的强势压制,成为了哈萨克斯坦民族与政治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年,当苏共中央免去哈萨克族人库纳耶夫,任命俄罗斯族人科尔宾为哈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时,愤慨的哈萨克青年走上首都阿拉木图的街头,高喊和抗争着:

「我们需要哈萨克族的领导人。」「专制够了!」

史称「阿拉木图事件」。

此时的苏联,大厦将倾。被压抑许久的底层人们有了发声的空间,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语言意识也逐渐增强起来。

年,哈萨克斯坦首次为语言立法,正式规定哈萨克语为「国语」,而俄语作「族际交际语」使用。《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语言法》鲜明地写到: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财富和不可分割的特征,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作为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民族本身的前途与语言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扩展具有必然的联系。」

尽管如此,哈萨克语的使用仍未得到广泛普及,相比之下,俄语扎根更深,一直是哈萨克斯坦最普及的语言。

世界上,使用俄语最多的国家,前两位是俄罗斯、白俄罗斯,第三位就到了哈萨克斯坦。

哪怕哈萨克斯坦从苏联独立多年,也没能改变这一点。

按照哈萨克斯坦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三分之一的哈萨克人,还有在苏联时期移民的返国人群,都不会或基本不会使用自己的母语,反观能够流利使用俄语的,竟然占到总人口的73.6%(包含哈萨克人的62.8%)。

0年哈萨克斯坦社会调查比较研究所和语言发展委员会,关于「哈萨克斯坦各地区掌握哈语的程度」的调查结果(单位:%)。

对此,纳扎尔巴耶夫曾痛心地表示,哈萨克语已经沦为了一种生活「厨房」用语,只有在一些日常琐碎的小地方,才能听见它的声音:

「这说明年轻的一代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根,精神传统的继承中断了,人民蓬勃的文化源泉枯竭了。」

03从语言改革开始

这些历史记忆,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并没有忘记。

为了去除苏联印记,哈萨克斯坦展开了一系列迁都、更换街道城市名称的工作,像是苏维埃大街、十月大街、列宁格勒大街,这些带有明显苏联色彩的名称,统统重新命名,要求「恢复作为民族历史和精神文化重要见证的民族专有名词。」

哈萨克斯坦人会永远记得这些变革。看看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首都,从阿斯塔纳改名为努尔苏丹,正是在向独立后第一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致敬。

而城市中未来派的现代化建筑,也都不再属于逝去的苏联。

哈萨克斯坦于年,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阿斯塔纳,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有未来感和现代感的都市之一。到如今,这个曾经的苦难之地,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万。图片来源:TaylorWeidman

当然,以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的自尊心,只是改些街名地名,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民族骄傲。

最集中体现一个民族-国家身份认同和自尊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语言。

真正长久影响一个国家社会记忆的,也是语言。

纳扎尔巴耶夫对这点的认识很清醒。

将哈萨克斯坦的主流语言改造为哈萨克斯坦语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第一步,提高哈萨克族的政治地位,在政府公职任用上呈现出强烈的民族倾向性。根据哈萨克斯坦宪法,参选总统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熟练掌握哈萨克语。

第二步,要回流哈萨克族人,提高哈萨克族的人口比例。

年,独立之初,哈萨克斯坦的人口比例里,哈萨克族仅占40.1%,俄罗斯族占到37.4%。

年,纳扎尔巴耶夫在世界哈萨克人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我们敞开热情的怀抱欢迎同胞们》,他深情地说到: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一个祖国,这就是独立自主的哈萨克斯坦。」

随之,移民管理工作和激励措施抓紧做了起来,并明确在《移民法》中规定:「居住在国外的哈萨克人有权自由返回历史故乡。」

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如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回流和增长的哈萨克族人口,已经达到65.9%的比例,而俄罗斯人不足21.3%。

第三步,对哈萨克斯坦语本身也要做拉丁化的改革。

语言是人们口头的交际用语,文字则是用字母来书写语言。哈萨克斯坦语,属于俄语体系,文字上使用的西里尔字母同属于俄语字母系统,多达42个字符,十分复杂。

全球最广泛通用的拉丁字母仅有26个,简洁便捷,易于日常生活的阅读和写作,也让年轻一代更好接受。

将哈语拉丁化,这对于纳扎尔巴耶夫来说「是必须解决的原则性问题」,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自打独立后就稳坐了近三十年总统位子的纳扎尔巴耶夫,有国际眼界,希望能通过语言改革,让哈萨克斯坦更顺利地融入全球主流,更顺利地拥抱全球化。

在7年的国情咨文《新世界中的新哈萨克斯坦》中,纳扎尔巴耶夫基于多元文化空间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考虑,提议开始逐步实施「三语政策」,也就是:

「哈语(国语)、俄语(族际交流语)和英语(顺利融入全球经济的语言)」。

显然,除了哈语外,提高英语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也在纳扎尔巴耶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yy/1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