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的推送比较系统的给大家梳理了「南斯拉夫」,「南联盟」以及「科索沃战争」等相关的概念和背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南斯拉夫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今天的推送我将依次给大家介绍北约和南联盟军队,特别是航空兵在战争期间的部署,重点给大家复盘一下美国空军华裔飞行员杰夫﹒黄(JeffHwang)双杀南联盟MiG-29的过程,最后是关于模型的部分。

▍北约以及第战斗机中队在战争期间的部署

首先,总体来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对南联盟的军事部署是严重过剩的。以次要方向的海军兵力为例,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周围的意大利、德国、匈牙利等地拥有完善的陆上军事基地,且亚得里亚海非常狭窄,不利于海军展开作战,但美国海军还是先后动用了第六舰队的35艘舰艇参战,其中包括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罗斯福”号、3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2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3艘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5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1艘指挥舰、5艘反水雷舰、6艘两栖舰、2艘特种部队巡逻艇和7艘后勤支援舰。再加上北约方面的英国海军”无敌”号航母编队、法国海军“福煦”号航母编队以及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土耳其五国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以美海军为首的北约八国海军在狭窄的亚得里亚海集结了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共计50余艘舰艇。

▲亚得里亚海是一个深度比较有限的内海,最小宽度仅95公里,不适合大型舰队部署和作战。

与此相对比的是,南联盟海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整个「科索沃战争」期间,南联盟海军都龟缩在港内的洞库里保存实力,并未出战。所以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方面的海军完全不用进行传统的反舰、反潜和反水雷战,只需要KeepAttacking就可以了——正所谓金灿荣教授所说的「我打你,但跟你没关系」。

▲「科索沃战争」期间游弋在平静的亚得里亚海的美国海军CVN-71“罗斯福”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从航行时兴波来看,该舰的航速并不高,显示出该舰心情放松(谁能想到21年后的今天,该舰被新型冠状病毒轻易攻陷)。除部署在南联盟周边国家的北约空军的战斗机外,北约方面海军的固定翼战斗机,特别是电子战飞机,在科索沃战争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为「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向南联盟境内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当地时间3月24日晚19时,美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菲律宾海”号向南联盟发射了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

在负责主攻的空军航空兵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可以说是进行了全要素的部署。以美国空军为例,在战略轰炸机方面,美国空军先后出动了B-2隐形战略轰炸机,B-1B远程战略轰炸机和B-52远程战略轰炸机,采用远程奔袭的方式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美军战略轰炸机主要来自两个基地:一个是位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WhitemanAB),另一个是位于英国的皇家空军费尔福德空军基地(RAFFairford)。

▲「科索沃战争」期间进行远程突袭作战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B-2是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罪魁祸首。

▲「科索沃战争」期间执行对南轰炸任务的B-52。美国空军自称“B-52远程战略轰炸机是科索沃自由的第一个信使”——我尼玛。空中加油机、预警机和战略运输机主要部署在远离战场的德国和英国空军基地。

战术作战飞机、电子战机、电子侦察机以及直升机,则就近部署在意大利境内的北约和意大利空军基地。

▲北约空军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动用的空军基地以及主要的航线。

在位于意大利的空军基地中,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阿维亚诺空军基地」〔AvianoAirBase〕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北约空军战术作战飞机、电子战机、电子侦察机以及直升机的主要部署基地。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规模相当巨大,可见围绕机场跑道分布的四个大型机堡群。

美国空军于年进驻该基地并使用至今,目前,该基地驻有美国驻欧空军的第31战斗机联队(31stFighterWing),下辖第战斗机中队(thFighterSquadron),第战斗机中队(thFighterSquadron)和第空中管制中队(rdAirControlSquadron)以及相应的后勤支援部队,其中第战斗机中队和第战斗机中队为清一色的F-16中队,其中第战斗机中队装备的F-16为具备电子战压制能力的F-16CG。

▲基地内的大型机堡。部署在该基地的美军F-16机群清晰可见。

具体到本文主角F-15C86-号机所在的第战斗机中队,在《翼事》的第一篇推送——关于F-15C84-号机的文章中我提到,第战斗机中队在年才开始逐步换装F-15C/D。

▲第战斗机中队的两架「DoubleKill」的F-15C。

年2月10日,第战斗机中队接装首架F-15C;年7月22日,第战斗机中队完成全部换装任务。该中队接装的是美国空军最后批次生产的F-15C/D,这意味着美国空军(含空中国民警卫队)现有的F-15C/D已经有至少26年的机龄了——留给F-15C/D的时间不多了。

▲部分早期型的F-15C/D已经开始逐步退役/封存。

在此次换装后,为了适应新型战机及其武器系统,自年起一直到年,第48战斗机联队的三个战斗机中队进行了高强度的轮换部署——在任何时候该联队都至少有一个中队处于海外部署状态(在海外部署期间,美国空军战斗机中队的番号通常会改为「远征战斗机中队」〔ExpenditionarySquadron〕)。

此后直到科索沃战争,第48战斗机联队都持续保持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轮换部署。年3月24日科索沃战争爆发时,第战斗机中队的F-15C/D部署于意大利「塞维亚空军基地」(CerviaAB)。

▲异常珍贵的战场照片(一):年3月24日夜,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第战斗机中队F-15C正在接受KC-授油(无法确定到底是86-还是86-号机),该机在开战首夜即击落了一架南联盟MiG-29。星光下的F-15C显得杀气十足。

▲部署在距离南联盟更近的塞维亚空军基地可以使F-15C/D以更快到达任务空域,也兼顾了F-15C/D相对小一些的作战半径。

▲塞维亚空军基地的规模相比阿维亚诺空军基地就小多了。

▍南联盟空军的总体情况

首先,关于南斯拉夫军队的整体实力,我觉得大家了解的应该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所以这里我先附上南斯拉夫解体前最后一次阅兵,即年南斯拉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阅兵的照片,供大家先从感性的角度简要了解一下南斯拉夫人民军。

▲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军装看起来还是相当有德军的影子——这大概率跟南斯拉夫在二战中是德国的傀儡政权有关。

▲T-72主战坦克,牵引式榴弹炮,步兵战车(看起来地盘是国产的63式),SAM-3/2野战和要地防空导弹,这样的配置至少看起来已经是一支总体上实现机械化的武装力量了。

▲如果把镜头切换到空中,大家就会发现问题了。

作为一次十分有纪念意义的重大纪念活动,南斯拉夫人民军在此次阅兵式上精锐尽出,展示了南斯拉夫在综合国力持续发展的年代南斯拉夫武装力量的精神风貌和装备水平。但是也要清楚的看到,不管是从兵力结构还是装备水平来看,南斯拉夫人民军总体上仍然是一支苏联式大陆军,属于传统的数量规模型军队,技术含量较高的海空军不仅规模小,而且现代化水平比较有限。类似北约和美军现代化的集侦察通信、指挥控制和联合打击为一体的综合作战能力还处于比较原始、甚至基本没有的水平。

进入年代后,随着东欧局势的恶化,南斯拉夫国内也开始混乱,延续自年代的良好发展势头戛然而止。处于风暴中心的南斯拉夫人民军不仅更进一步的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连起码的维持都已经做不到了。

所以,可以想见,在年「科索沃战争」爆发时,经历过年代近十年动乱与血腥内战、几经分裂与解体后继承前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南联盟军队是多么羸弱。

具体到空军上,在战争爆发时,南联盟空军的战斗机部队仅包括16架MiG-29,80架MiG-21(内部编号为L-17),70架G-4M攻击机以及28架J-22战斗机。防空力量上更是可怜:中远程防空系统包括4部SA-2,16部SA-3和大约80部SA-6;近程防空武器包括大约部SA-7,SA-14和SA-16以及其他余部低空便携式防空导弹。

▲南斯拉夫国产G-4M“超级海鸥”轻型攻击机参加年巴黎航展(背景里仿佛看到了中国国旗?)

▲南斯拉夫国产J-22轻型攻击机。

▲年科索沃战争中击落美军F-的南联盟SA-3防空导弹。

▲疫情期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视察塞军第3防空师第防空旅,该旅刚换装进口自俄罗斯铠甲S2防空系统,正是该旅在年科索沃战争中使用SA-3击落了美国空军的F。注意武契奇总统送给该旅的特殊奖杯——使用F战机的残骸碎片做成的的奖杯(此处感谢大佬,微博ID:电波震长空XYY的供图及微博)作为南联盟空军核心主力的MiG-29全部配属于第航空团,该团下辖两支战斗机中队,分别为第中队和第「骑士」中队,分别装备MiG-21和MiG-29。其中MiG-29全部隶属于第「骑士」中队,驻地为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北方向的巴塔吉尼卡〔BatajnicaAB〕空军基地。

▲巴塔吉尼卡空军基地是贝尔格莱德要地防空的关键。

▲然而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该基地规模仍然很小,未见大型的机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包括现在塞尔维亚空军非常弱小的现实——以这样的实力去硬碰硬的对抗整个北约军事集团,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16架苏联二手MiG-29于-年间从苏联进口,其中14架为单座型,其余2架为双座型。需要注意的是,14架单座型的MiG-29是相较于苏军自用型MiG-29A(9-12A)稍降级的MiG-29A(9-12B),也有资料直接称之为MiG-29B;其余2架为MiG-29UB(9-51)。▲南斯拉夫人民军空军的MiG-29。在南斯拉夫人民军内部,MiG-29被赋予L-18(Lovac=fighter,即单座战斗机)和NL-18(NastavniLovac=trainerfighter,即战斗教练机)的机型代号。

16架MiG-29在南斯拉夫人民军空军的战术编号为:

L-18:NL-18:

▲南斯拉夫人民军时代的MiG-29涂装,这也是MiG-29的标准迷彩。该机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被美军F-15C击落。

▲塞黑时期的MiG-29涂装,最上面的部分分别是塞黑空军的空军徽,第航空团团徽以及第「骑士」中队的队徽。塞黑空军徽这配色是不是很面熟?

▲是不是过于相似了

关于南斯拉夫为什么引进苏联的MiG-29,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他南斯拉夫不买苏联的还能买西方的?嗯,可以的。年代,南斯拉夫计划委托其国内的Ваздухопловнотехничкиинститут(AirTechnicalInstitute,即航空技术研究所)与法国达索公司合作研制国产战斗机,代号为НовиAвион(NoviAvion=NewAeroplane,即新型飞机)。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南斯拉夫人民军空军在新型战机服役前有堪用的战斗机,南斯拉夫人民军空军组织人员在年和年分别考察了MiG-29和Mirage-。由于苏联在这次竞标中给出的报价更低,南斯拉夫空军最终决定采购MiG-29。

而关于НовиAвион这个项目,我看了一些细节以后,特!别!震!惊!

你们别眨眼,睁大眼睛,看下面的图

▲项目早期的设计图。是不是像极了歼-10?!这气动布局与歼-10的相似程度比以色列“幼狮”与歼-10的相似程度更高!比如进气道、鸭翼与座舱、鸭翼与主翼的相对位置、主翼的形状与靠近机身的类边条翼,位于机尾的腹鳍,简直了!!!

▲项目中期的设计图。该方案比较明显的参考了美军F-16的总体设计。

▲项目后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气动设计上与后来发展成熟的“阵风”相似度就更高了,而且根据当时达索的设计方案,该机计划使用与后来“阵风”完全相同的斯奈克玛M-88发动机。再次表示震惊!!!

所以,不管是法国允许南斯拉夫采购Mirage-还是达索在НовиAвион项目中的深度参与,都可以看出南斯拉夫在年代在东西方间是相当的游刃有余。年,随着南斯拉夫开始走向解体,НовиAвион项目没有任何悬念的被取消。

▍杰夫﹒黄双杀MiG-29的过程

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总计损失11架MiG-29,其中5架被北约击落,4架在北约空袭中被击毁在地面,1架被己方防空炮火击落,1架失事坠毁,最终只有5架得以幸存。损失的11架按照机身战术编号统计如下:L--地面状态被击毁,巴塔吉尼卡空军基地。L--地面状态被击毁,尼什空军基地(该基地位于南联盟东部,靠近与保加利亚的边境地区,远离前线,转移到该基地是为了躲避北约空袭,然而最终还是在空袭中被击毁)。L--在Kru?evac附近遭己方SAM防空导弹击落,飞行员maj.PredragMilutinovi?弹射逃生。L--地面状态被击毁,巴塔吉尼卡空军基地。L--在Valejvo附近被荷兰空军F-16击落,飞行员col.MilenkoPavlovi?牺牲。L--在Ponikveairport附近执行非战斗任务时失事坠毁,飞行员maj.SlobodanTe?anovi?弹射逃生。L--在Titel遭F-15C击落,飞行员maj.Neboj?aNikoli?弹射逃生。L--在Pri?tina附近被F-15C击落,飞行员maj.IljoArizanov弹射逃生。L--在Loznica附近被F-15C击落,后坠毁在波斯尼亚,飞行员ZoranRadoslavljevi?牺牲。L--在Bijeljina附近被F-15C击落,后坠毁在波斯尼亚,飞行员maj.SlobodanPeri?弹射逃生,后在当地塞尔维亚人的帮助下返回南联盟。NL--地面状态被击毁,巴塔吉尼卡空军基地。

其中编号为L-和L-的两架MiG-29B就是被美国空军飞行员杰夫﹒黄(JeffHwang)击落的。

年3月26日下午,美国空军华裔飞行员杰夫﹒黄(JeffHwang)与僚机飞行员J.BoomerMcMurray分别驾驶F-15C86-号机与F-15C84-号机在波黑(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东部城市图兹拉(Tuzla)以东、靠近塞黑与南联盟边境的区域上空执行防御性防空任务(DCA,DefenseCounterAir),旨在为地面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空中支持。

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战斗任务,两架F-15C均以满挂载的形式(8枚导弹:2枚AIM-,4枚AIM-7,2枚AIM-9)起飞。由于F-15C部署在距目标区域有相当距离的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且需要长时间在任务区域上空绕飞,因此两架F-15C不仅挂载了全部三个副油箱,而且在进入目标空域前还在波黑境内接收了美军KC-加油机的空中加油。

▲异常珍贵的战场照片(二/三):在「联盟力量」行动中空完成空中加油的战斗机中队F-15C机动改出受油状态。注意该机此时为满挂载状态。

按照计划,两架F-15C需要在当地时间下午3点至晚7点保持在指定区域的空中巡逻。下午4:02,两架F-15C正在图兹拉以东空域向东飞行,两架战机几乎同时探测到在编队以东37英里(约60公里)有一目标正在以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南高速飞行。

杰夫﹒黄(JeffHwang)立即呼叫正在波黑南部上空的E-3AWACS(空中预警机,AirborneWarningAndControlSystem)询问后者是否看到了这个高速向南飞行的目标,然而E-3并没有回应。考虑到继续向东越过边境可能会遭遇南联盟防空系统的打击,两个飞行员决定调头向西返回图兹拉,并将F-15C的速度由巡航状态的0.85马赫提高至超音速状态的1马赫。在折向西飞行的同时,两个飞行员还提醒此时正在远离图兹拉的波黑南部地区飞行、但同样靠近边境的两架F-16注意是否可以探测到那个高速目标。

▲2架F-15C的任务区域与MiG-29接战前的相对位置。

就在两架F-15C向西返回图兹拉的时候,那个高速目标改变航向,向西直冲他们飞来。注意到这个情况后,两架F-15C的飞行员在图兹拉上空迅速调头,同时按下F-15C上的「MasterSwitch」按钮,将机载武器状态调整至「HOT」——调整后,飞行员只要扣动开火按钮,机上的导弹就会被立刻发射出去。

调转方向转向东飞的过程中,为了在可能发生的近距离格斗中保持较高的机动性,两架F-15C分别将左右两侧机翼下各可容纳加仑航空燃油的副油箱抛弃,仅保留机身中线副油箱。

与此同时,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判断正朝自己高速飞来的目标是否是敌军。

由于美国空军F-15C在海湾战争后取得的唯一空对空”战绩“就是在伊拉克北部误击一架美军「黑鹰」直升机,造成机上人员全部死亡。因此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空军高层一再强调「在目标得到完全确认前,不得发射一枪一炮」。

▲2架F-15C调头向东,随后折向东北以拦截南联盟MiG-29。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杰夫﹒黄确认对向目标确实是敌机,因为其一,他了解到当时没有北约战机在边境以东的南联盟境内执行任务;其二,对向目标没有对他机上IFF(敌我识别系统,IdentificationofFriendorFoe)发出的敌我识别信号有任何回应。

他再次呼叫E-3AWACS申请是否可以接战,然而E-3并没有回应。杰夫﹒黄继续利用F-15C机载的EID(电子识别系统,ElectronicIDentification)对对向目标进行识别,此时双方的距离已不足30英里。最终,EID显示的信息确认:对向目标是一架MiG-29!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动作(调头向东到确认目标是MiG-29)仅用时不到30秒——战时环境下,飞行员的反应与处置必须在分秒间!

突然,这架MiG-29折向西北,两架F-15C随即改向东北方向飞行以拦截这架MiG-29。按照美国空军战术手册的要求,杰夫﹒黄通知僚机飞行员锁定目标,然后他在周围绕飞以确保编队附近没有其他敌机。

▲深蓝色箭头代表杰夫﹒黄驾驶的F-15C86-号机。

在双方距离进入20英里以内后,僚机飞行员向锁定的目标发射了第一枚AIM-。几乎与此同时,杰夫﹒黄的F-15C雷达屏幕上突然显示有两个目标,很快,之前一直没联系上的E-3AWACS也通知他说预警机雷达也探测到了两个目标——对方实际上是一支MiG-29双机编队!至于为什么F-15C之前一直探测到这是一个目标,这是因为两架MiG-29一直是以Lead-Tail,即双机头尾相接的密集编队形式飞行,这成功迷惑了美军F-15C的雷达——这操作与年俄军利用图-掩护6架苏-34进驻叙利亚异曲同工。

杰夫﹒黄迅速呼叫僚机以了解后者是否也可以看到2架MiG-29,但是僚机表示仅能看到一个目标。由于无法确定他的僚机飞行员攻击的到底是哪一架敌机,所以杰夫﹒黄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两个目标发射AIM-。

杰夫﹒黄迅速将机首雷达切换为HDTWS(大数据量跟踪同时扫描,HighDataTrackWhileScan)模式,在这个模式下,F-15C配备的APG-63雷达具备在跟踪一个目标的同时保持对其他目标持续搜索的能力。在锁定了其中一架MiG-29后,杰夫﹒黄果断在距其约17海里处发射了第1枚AIM-。由于AIM-是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因此杰夫﹒黄在射出第1枚AIM-后迅速切换目标,锁定第2架MiG-29。在第1枚AIM-离机3秒后,杰夫﹒黄发射了第2枚AIM-。

导弹射出后,杰夫﹒黄改出发射阵位,检查RWR(雷达告警接收器,RdarWarningReciever)确定自己是否被敌导弹锁定。

▲F-15的分布式AN/ALR-56雷达告警接收器。

杰夫﹒黄继续向东飞行,由于不确定射出的AIM-是否击中了目标,在继续飞行的过程中,杰夫﹒黄一直将手放在AIM-9的发射按钮上,随时准备开始近距离格斗。很快,杰夫﹒黄在自己F-15C的HUD(抬头显示器,Head-UpDisplay)的右手边上看到了第一个火球,随即他又在HUD里看到了另外一个火球。

▲ACS中F-15的HUD画面。

此时杰夫﹒黄的僚机飞行员McMurray在目视距离内已经看不到杰夫﹒黄的F-15C,于是便向西调头准备返航。在向东搜索并确认没有其他目标后,杰夫﹒黄也调头返航。

事后北约方面对击落现场的勘察表明,僚机飞行员J.BoomerMcMurray驾驶的F-15C84-号机首先射出的那枚AIM-并未击中目标,两架南联盟空军的MiG-29实际都是由杰夫﹒黄击落的,杰夫﹒黄也因此创造了一个记录:首次确认在一场空战中使用AIM-同时双杀敌机,创造了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空战的传奇!

▲科索沃战争代表性的MiG-29残骸照(一),该残骸对应的是被击落的L-号机,飞行员maj.SlobodanPeri?弹射逃生。

▲科索沃战争代表性的MiG-29残骸照(二),该残骸对应的是被击落的L-号机,飞行员ZoranRadoslavljevi?牺牲。

▲牺牲的飞行员ZoranRadoslavljevi?,注意其右胸处的第中队的队徽。保家卫国,虽败犹荣,向你致敬。

▲悠悠青山在,英雄埋魂地。

▲21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有人会到ZoranRadoslavljevi?的墓前纪念和祷告。

至此,加上空袭行动首日被美国空军F-15C击落的南联盟空军的另外2架MiG-29,开战仅3天,南联盟空军的MiG-29机队就损失了四分之一,而北约无一损失——这是双方飞行员训练水平与技战术水平有巨大差距、武器装备技术水平有几乎代差的结果,更是北约体系优势的集中体现。

▍杰夫﹒黄退役

杰夫﹒黄后来调任至俄勒冈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战斗机联队(ndFighterWing),后升任第战斗机联队副指挥官(ViceCommanderofndFighterWing),直至年9月19日退役。

▲年9月19日杰夫﹒黄进行了退役前最后一次飞行,该联队的一架F-15C的机首贴上了代表他双杀战绩的绿星。

▲杰夫﹒黄战斗机驾驶经验非常丰富,图为杰夫﹒黄庆祝自己F-15的飞行时间达到小时。客观来说,南联盟空军惨败主要是其航空兵规模和体系战能力远不可与北约同日而语。除此之外,由于训练水平较低导致的南联盟飞行员总体技战术水平较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作为地图侦察小能手,我去看了看俄勒冈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的驻地——波特兰国际机场的卫星图,然后就发现了位于机场跑道南侧的俄勒冈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的基地。结合上面杰夫﹒黄退役时与飞行员同事合影的背景,我断定杰夫﹒黄退役仪式的举办地就是下图中橘黄色圆圈部分的机库。

▲毕竟是二线部队,俄勒冈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的基地规模还有保密等级都比一线的美国空军基地相差许多。

▲这架著名的“俄勒冈鹰”涂装的F-15C隶属于同驻该州的第联队。俄勒冈州也是美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F-15战斗机联队的州。

▍F-15C86-号机对应的模型

说起这架F-15C86-号机,一件有意思的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在科索沃战争中取得击落战绩的3架第战斗机中队的F-15C位于机首左侧的战绩标识一开始是错的。

▲3架在科索沃战争中取得击落战绩的第战斗机中队的F-15C,遗憾的是86-号已经失事坠毁。

▲科索沃战争中第战斗机中队的2架战绩机——F-15C86-和86-号机

▲在当时,取得击落战绩的战机按照规定需要在机首左侧涂上被击落战机所属国家的国旗。这架应该是编号为86-的F-15C。注意右侧的三色旗——哪个国家的国旗都不是。

▲俄罗斯联邦国旗。

▲荷兰国旗。

▲南联盟的国旗——这才是应该涂在机首的那个。

▲后来才改对。

▲如今的绿色星星战绩涂装。我估计主要是考虑到国际影响,所以后来将歧视性的国旗去掉,统一改为了绿色星星。

▲僚机飞行员J.BoomerMcMurray驾驶的F-15C84-号机,该机在战后曾短暂涂有一面南联盟国旗,在判定该机并未击落MiG-29后,标识被抹除。

好了,咱们说模型。这次给大家带来的依然是HobbymasterAirPowerSeries的1/72比例F-15,即本文F-15C86-号机对应的合金成品模型,货号HAMcDonnellDouglasF-15CEagleAF86-/LN,Capt.JeffHwang,March26,.OperationAlliedForce"DoubleMIGKiller".F-15作为HM产品线里比较成熟的一个产品,型准还是很在线的,整体细节不错,作为HM系F-15的拥趸,我个人一直比较推荐。当然,合金模型的品牌、做工、漆面、考证以及价格等方面在每一个模友心中的权重不同,所以,大家玩儿模型还是要互相尊重不同的口味啦,玩儿模型,开心就好。另外,必须要再次强调:《翼事》仅代表我个人作为模友的一些看法和评论,不代表任何模型厂商。

具体到这架,我个人觉得唯一不太完美的就是颜色的还原有些偏差。

▲对比真机可以明显看出这款的颜色相比于真机来说偏蓝一些。

由于模型的颜色偏蓝,为了尽可能使拍出来的照片更接近真机的颜色,我在手机上把拍出来的照片稍微调整了一下颜色。如果有朋友想收这架的话,建议还是参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fj/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