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抽象的误解太深了
弗兰柯·方塔纳《洛杉矶》,年 你的抽象的理解 也许还停留在“看不懂”和“乱画”的基础上 这是一种误解 而“抽象”也是上天赋予人类的一种能力 在抽象绘画兴盛之时,抽象艺术的理念也深入了摄影领域 抽象与摄影的结合让镜头语言有了新的发展 重新赋予了“抽象艺术”的定义 看完了这些抽象摄影艺术 也许,你要重新审视一下 自己get抽象之美的能力 ========= ▲「抽象出来的高级感」 最早期的抽象摄影往往是偶然之作。在英国植物学家AnnaAtkins的摄影书中,植物的负面成像使照片具有了空灵的抽象感。 摄影技术的问世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飞跃,也同样引起了艺术界的“大地震”。摄影的高度写实促使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表达,由此发展出了抽象艺术这一新趋势。而在摄影间接推动抽象艺术发展之时,抽象艺术的理念也逐渐融入到摄影创作中。摄影和艺术的关系犹如藤与根,抽象摄影便是两者交织的产物。 布兰康利纳的抽象摄影系列《蒙德里安化》 抽象摄影脱胎于抽象艺术,其与艺术的关系也常常被探讨。泰特现代美术馆曾举办特展“光的形状:摄影和抽象艺术百年”,梳理了年来以摄影为主线的抽象艺术,将早期立体主义绘画、雕塑与摄影并置展示。这不仅是以当下时兴的摄影方式对抽象艺术作出回应,更是将摄影放入了整个艺术史中进行探讨和考量。 杰克逊·波洛克《Number23》,布面油画,57.5×78.4cm,年 奥托·施泰纳特《LuminogramII》,银盐相纸,年 抽象摄影中的概念和表现图式,最初也是来源于抽象绘画的基本创作理念和方法。仔细观察一组组抽象摄影与抽象艺术作品的对比,不难发现摄影语言和艺术语言有着本质上的共通性。无论是点、线、面的形态,还是色块的布局和架构,都显示出惊人的默契。抽象摄影让机械图像和艺术家感性的抽象语言精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马克·罗斯科《Untitled》,布面油画,-年 弗兰柯·丰塔纳《Seascape》,摄影,年 美国摄影大师阿尔文·兰登·科伯恩(AlvinLangdonCoburn)是抽象摄影的第一人,他于年拍摄的《从纽约之巅看纽约》系列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首件抽象摄影作品。他登上纽约摩天大楼的楼顶,将照相机镜头直接朝下拍摄,消除了地平线,显现出平面透视的抽象景观。 阿尔文·兰登·科伯恩《TheHouseofaThousandWindows》,银盐相纸,年 年,深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的他又尝试拍摄了著名的纯抽象系列“Vortographs”。在此次拍摄实践中,他特地采用一台配有多面棱镜的照相机,由此呈现出异于现实的奇幻效果。这是一组和现实景观无关的抽象摄影,他写道:“难道摄影不应该摆脱当下的束缚吗?我们只需进行一点小小的曝光……” 阿尔文·兰登·科伯恩《Votorgraphs》,年 ========= ▲「如何演绎抽象摄影?」 正如抽象摄影最初出现的方式,以探索视觉可能性为目的的实验是早期抽象摄影师乐此不疲的尝试。这些作品一改对传统绘画的模仿和追随,从客观世界中提炼出光线、几何图形、结构等视觉元素,甚至是与现实剥离的精神臆想与符号,从而重构出与画意审美意趣完全不同的画面特质。 曼·雷《Rayograph》,银盐相纸,23.5×17.8cm,年 抽象摄影先锋曼·雷(ManRay)的代表作《Raytographs》系列便采用了物影摄影的方法,将物体随机放置于底片之上,利用光和化学反应来创作影像作品,试图启发观者以诗意的眼光来看待真实的世界。此举颇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被法国先锋作家安德烈·布列东(AndréBreton)称赞为“存在于阴影、神灵和鬼魂疆界中的作品”。 曼·雷《Rayograph》,银盐相纸,年 随着抽象摄影的不断发展,创作的意义不再满足于视觉效果的呈现和突破,它还需要有所表达。而不同的题材和拍摄手法可以演绎出不一样的风格和情感。当处理图像的方式契合诉诸的主题时,一张抽象摄影的作品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张力。 曼·雷《UnconcernedPhotograph》,年 其实,抽象摄影的基本元素离不开线条、色块和韵律,而极具排列规律和结构感的建筑空间无疑是演绎抽象摄影的绝佳题材。建筑内外的结构本身凝聚了各种线条和形状的样式,充满了挖掘探索的无限可能。 有趣的是,建筑摄影不仅能够随着空间和角度的切换而改变,还可以有时间维度上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在建筑上移动,不同的光影切割往往能引导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弗兰柯·方塔纳《休斯敦》,年 摄影师路易莎·兰布瑞(LuisaLambri)在早期作品中便有过这样的尝试。她透过窗户的分割光线,构成了极具神秘主义的画面氛围,同时隐晦地道出了建筑与人之间相互粘连、共生的亲密关系。 路易莎·兰布瑞《UntitledBarraganHouse》,年 即使身处大自然,风光中无处不在的抽象元素也能在镜头下找到存在的方式。意大利摄影家弗兰柯·方塔纳(FrancoFontana)选用彩色胶片,提炼出自然风光中隐藏的几何形态,将其色彩感和体积感融合在一起。这些经过压缩后的景观缺乏立体特征和比例参照关系,获得了全新的二维形态。 弗兰柯·方塔纳《普利亚》,年 弗兰柯·方塔纳《地中海》,年 摄影本身作为科技的产物,与前沿、进步和现代性等议题有着天然的契合,再加以极具现代感的抽象镜头语言,若运用于反映当下时代矛盾的反思和阐释是尤为贴切的。 德国摄影家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Gursky)的创作常常针对全球性话题展开。他的镜头不断渗透到社会事件的中心,在注入复杂社会元素的同时又尽可能地将它们抽象化,以呈现出简洁流畅的风格。 安德烈·古斯基《PradaII,III》,-年 在宽幅摄影《巴黎,蒙巴纳斯》中,窗户仿佛不再彼此相连,而是一格格独立的存在,宛若一个高密度的巨型蜂巢。所取景的蒙巴纳斯大厦位于巴黎的繁华地带,古斯基进入城市中心和社会的“真实”相遇,从而介入了宏大而繁复的“现实”,探讨人之于建筑中的处境。 安德烈·古斯基《巴黎,蒙巴纳斯》,年 当以宏大叙事的手法进行抽象摄影创作时,其作品无疑被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古斯基的若干杰作在拍卖场上屡创纪录,其中最著名的《莱茵河II》拍出了万美元的高价,被评价为“终结了摄影艺术在绘画艺术面前古而有之的自卑情结”。 安德烈·古斯基《莱茵河II》,年 ========= ▲「人人都能参与的抽象摄影」 如今,抽象摄影不再是摄影师和艺术家们专属的创作形式。在相机和手机普及的今天,即使用最便携的设备、拍最熟悉的事物,也能创作出绝妙的作品。总结了五个抽象摄影小攻略,不妨借鉴一下其中的思路,开始你的抽象创作之旅! 1.聚焦细节 GlennHommann《Corrugations》,iPhoneX摄,IPPA“抽象类”第一名 用微距模式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便是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造物的玄妙使物件本身蕴藏了或重复或对称的规律性结构和肌理——这正是抽象语言必备的元素。此外,当所拍物体的局部充满整个镜头时,多余的背景被排除在外,画面的视觉效果也从而得到统一。 2.放慢快门 ShuangshuangHuo作品,IPPA“抽象类”优秀奖 在常规摄影中,最忌讳的就是把照片拍糊。而对于抽象摄影来说,“拍糊”却未必是一件坏事,甚至还能加分不少。即使是拍摄静态场景,也能在调慢快门的情况下通过平移物体来实现抽象效果。寻找色彩或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然后将镜头沿着画面中线条的主方向摆动,就可以呈现出抽象的画面。 3.捕捉光影 IlkerKaraman作品 抽象摄影的玩家都爱和光影“做游戏”。光影之下,不光是新色块的形成,还可以是强烈对比的产生。在户外,可以根据日照的变更捕捉不同角度切割的光影;在室内,也同样可以借助灯光与实物的光影关系拍摄出明暗排列。 4.“做减法” MarcusCederberg作品 为了突出抽象摄影的审美重心,适时地给照片做“减法”是一个关键步骤。背景简洁能增添作品的高级感,避免多余的视觉元素分散注意力,甚至大胆地留白,一幅极简、干净的抽象摄影作品并不意味着单调,反倒因为意境的强化而更具备吸睛的魅力。 5.巧用介质 索尔·雷特《Taxi》,年 当用常规拍法找不到抽象的镜头感时,借用道具就能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透过一些常见的介质如:磨砂玻璃、浴帘、镜面、被雨水打湿的窗户……所拍摄的物件和景象便实现了有趣的异化。通过光线的涣散、事物的模糊改变成像形态,可以道出拍摄视角的高明之处。 索尔·雷特《Snow》,年 欣赏抽象摄影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而自己动手尝试抽象摄影的创作,则有助于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发散的思维。抽象镜头语言的精妙在于“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若能在欣赏和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到抽象语言跃然画面具象之上的精神,这种“相视的意会”又何尝不是一种“抽象”的感应呢? [编辑、文/邓芸]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办一场文艺活动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fj/5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管网调控中心搬迁城科大厦关键系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