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AureliusAugustinus),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会。

54年11月1日,生于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北非努米底亚。

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基督教,但19岁在迦太基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

86年夏日将尽之时,辞去教职,退居在一处山庄,与诸友人共研哲学,写成许多论文。

87年复活节,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此后回到北非的家乡,隐居三年之后被教徒推选为省城希波教会执事,95年升任主教。在任职期间,为非洲那一带地方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

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沦陷之前。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生平著作超逾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章,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杰出者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忏悔录》(94~)这是一本以祷告自传手法所写的悔改故事,当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代。

《三位一体论》(99~41)主要是介绍心理学模式的三位一体论,把神的统一与人的统一作对比,以及神的三位格与人的三方面作比较。

《上帝之城》(41~47)主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41-46)光阴才完成。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这个观点明显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

奥古斯丁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造型艺术用于装饰教堂,诗和音乐应赞美上帝;人欣赏艺术作品实际上是欣赏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上帝的理念。他认为世俗艺术是不真实的,它挑动人的邪恶欲望、使人远离绝对美的上帝。

奥古斯丁的宗教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世俗艺术的攻击涉及到虚构、想像、构思、象征和形象等文艺理论问题,对后来的许多文艺流派都有影响。

艾未未,当代艺术家,诗人艾青之子。曾在美国、日本、瑞典、德国、韩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威尼斯等多个国家举办个人艺术展,可能是当代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家三口被送往新疆劳改。在新疆居住五年,很长一段时间内住“地窝子”——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上面蓬上树枝,相当于半穴居生活。

年,入读北京电影学院,同期的学生包括陈凯歌与张艺谋。

年-年,参加第一届和第二届《星星画展》。

年-年,居住美国纽约,是帕森设计学院艺术青年联盟成员。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个去美国学艺术的学生。

年,在旧金山亚洲基金会举办个展。

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画廊参加“中国新表现”展。

7年,在纽约举办个展《旧鞋·性安全》。

0年,参加台北汉雅轩的“国际版画展”。

年4月,父亲患病,返回北京照顾父亲并同时放弃了美国居民身份。

4年,为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担任副导演;参加东京举办的《中国艺术展》;参加瑞典哥德堡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4年-9年,主编出版前卫艺术刊物“黑皮书”(4)、白皮书(5)、灰皮书(9)。

5年,参加德国彼得·路德维希收藏展;参加在瑞典哥德堡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6年,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交点》中、日、韩现代艺术展。

8年起,担任中国艺术文件库展馆策展人。

9年,在北京东北部的草场地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房子,这是他的第一个建筑项目;参加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年,策划上海艺术展《不合作方式》;在北京建成艺术文件仓库。

年,在德国举办展览《土木·中国年轻的建筑》;完成长城脚下的公社景观设计。

00年,在德国路德维希收藏馆举办展览《中国传统到现代》;在广东美术馆参加《当代艺术三年展》。

00年,与瑞士的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合作设计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在瑞士伯尔尼策划艺术展《麻将》;策划参加“艺术与社会展”、“面对脸”、“各行其道”、“城市皮肤——变化中的当代艺术”、“走向生态新生活”、“我们都是创意家”等展览,主要作品为“网络幸福生活”、“网络标准表情”、“水墨标准表情”等。

年,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比利时展根特文化中心、纽约罗伯特米勒画廊举办个展;拍摄纪念非典的纪录片《非典时期的吃喝玩乐》。

年,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年,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参加悉尼双年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举办的亚太艺术三年展;在延安创作“延安5.”大型行为艺术作品;为美国《室内设计》及CIID年会创意、实施大型行为艺术《共同创意》;主持《美学创造生产力--城市形象综合设计国际研讨会》。

年,在北京麦勒画廊展出《碎片》;参加莫斯科双年展、上海MOCA双年展、韩国釜山双年展;出版区志航大型摄影集《时尚印记》;展出当代艺术作品《志航系列》;在文件艺术仓库举办个展“举办永远进不了艺术史的人的一些事情”;策划举办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童话》。

年,记录汶川地震死者姓名;拍摄纪录片《花好月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hb/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