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

“世界读书日”期间,各社有怎样的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如何有效链接出版方、文化机构、媒体、书店、读书会、读者、作者、阅读推广人,如何更好地践行一个出版机构的使命和担当?

新冠疫情对整个出版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生产链条骤停,实体店面销售骤减,疫情将倒逼出版业实现怎样的变化,将对读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或许我们将进一步发问的是,移动互联时代,出版业的内容核心价值如何可以进一步发挥。

由此,中华读书报访问了13家出版名社,期冀他们的思考与实践为读者带来信息,为业界带来启示。

也欢迎读者对出版业建议献言,在留言区中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如何有效满足新生代读者?移动互联大势下如何吸引流量并有效转化?纸电同步出版如何协同最优?李永强:一年一度阅读检阅日,有仪式性意义

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

明德大讲堂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面向读者的品牌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前后,我社联合多家权威机构,邀请多位学界和实务界名家,推出了“金融财务名家”“人力资源名师”等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在央视视频、新华网、凤凰、搜狐、百度、新浪、澎湃等多家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前期直播活动,已有超过万人次在线观看。接下来,明德大讲堂还将陆续推出法学、经济学、人文等各类直播活动。

另外,我社积极参与到各类阅读推广平台和电商平台的阅读推广和促销活动中,还在当当等电商平台策划了力度空前的线上购书优惠活动。同时,我们重点布局全国线上馆配会活动。4月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中,人大社占据大学类出版社榜首;武汉三新馆配会上,我社也取得了大学类出版社第二名的成绩。

世界读书日是一年一度的阅读检阅日,我们更看重其仪式性意义,提醒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一个负责任的出版机构的使命和价值。

在阅读推广方面,我们一直坚持久久为功,积极倡导并践行“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以优秀的出版物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满足好读者的阅读需要,所以,我们把书店开到大学校园。目前,人大出版社的明德书店共6家门店,分别开在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的校园里。

实际操作中,我们针对师生需求做好图书选品,也引进文创、饮品和聚会服务,打造师生的“一站式文化消费空间”。我们注重丰富书店的精神内涵,开展读书会、演讲会、交流会、电影展、画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这样的书店,是需要人文情怀的。我们愿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提供一个思考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的空间。

新冠疫情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样对我社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实体店面的销售骤减,另外院校教学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疫情终将过去,保持信心和积极心态相当关键。

疫情初期,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领域的旗舰和重镇,人大社在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多个抗疫相关选题的策划工作。目前已经出版了《抗击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逆势突围》等图书,并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公管学院、新闻学院、劳人院、国发院、法学院的专家学者,策划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丛书”即将与读者见面。

随着防疫逐渐常态化,我社在保证员工健康的前提下正在积极安排全面复工。疫情期间读者对于阅读的重视、对于优质内容的渴求、对我社出版物的偏爱,令我们备受鼓舞。可以说,作为多年来深耕于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的出版者,疫情让我们再次对自己的出版使命和文化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同时,市场和用户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有待努力和加强的地方。例如如何有效满足新生代读者、移动互联大势下如何吸引流量并有效转化、纸电同步出版如何协同最优、如何更好支持实体书店、如何有效引导网络电商平台等,都将是未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和解决的问题。

?逐步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过渡。

王焰:新出版服务构建新阅读

王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

“走向阅读社会”是世界读书日的号召,也是出版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段时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人勤练内功,以“视频、音频、云端互动”等多媒体表现方阵,创新呈现优质阅读内容,持续探索线上营销新模式。4月,华东师大出版社积极参与由上海市编辑学会、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一分钟短视频荐书大赛”,推出近30条制作精良、用心打磨的短视频,探索新书推广的方式和途径。此外,华东师大出版社以创新的方式推出精心打造的“大夏主播团”。讲书师们以“组团”的形式出现,从4月起,每周上线2~3次直播,通过各种直播平台将出版社教育心理、人文社科、学前青少、文学艺术等图书从云端推荐给读者。讲书师们精心设计当月话题,并通过“直播聊书,云上交流”的方式展开线上推广和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精品图书、优质话题与读者交流互动,拉近了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网课十讲》《教育大变局》《什么值得教》《高中新旧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比较》“陈德文译文选”《非洲文学批评史稿》《国学名著讲读系列》等多种新书线上“云发布”,发布形式新颖,点燃读者阅读热情。

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大夏书店近期策划推出“新人文茶饮”系列,设计灵感来自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人文社科类新书,清新雅致的文本,碰撞沁人心脾的茶饮,让读者品读人生况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拟招募师生开展线上人文、历史“小讲堂”。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发现,读者对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不会减少。华东师大出版社迅速转变经营思路,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线上资源与活动,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尽享高品质、多品类的阅读文化服务。如推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华师防疫助学频道;推出“宅家云充电”七大系列数字资源,满足读者的多种阅读需求;在护好教育基本盘的同时,对现有图书选题进行深度开发,探索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推进“用户中心”及“大数据中心”的研发工作,逐步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过渡,深入研发“用户画像”“个性化学习”技术,力争从“用户端精准”中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

?充分发挥出版社的链接作用,把文化机构、媒体、书店、读书会、读者、作者、阅读推广人链接、聚合起来。黄轩庄:联动相关各方,建立阅读生态

黄轩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我们今年的阅读推广活动依然很丰富,只是因为疫情而将阵地侧重放在线上。4月20日开始,我社启动年观文馆“4·23经典共读”活动,联合广西所大中小学校及各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同时同步开展主题为“致青春为家国”的经典诗词“云共读”,以此铭记疫情期间国人爱国、奉献、团结、奋斗、担当的精神。4月23日当天,我社继续开展“阅读一小时”品牌活动,联合国内数十家知名机构,携手近百家国内优质读书会和多家书店,通过以线上共读、线上分享会、线上新书发布等3个子项目进行集合呈现,倡导多读书、读好书。

今年的疫情让世界读书日变得有些特别,但正是因为疫情,也让我们真切地意识到,我们的身体可能会一时不能随意远行,但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自由飞翔。我们期望通过今年活动,与读者继续一同探寻阅读的力量,找到心灵的“栖居地”,让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看来,“世界读书日”最大的意义是,用广泛的仪式性的活动和理念传播,再次提醒、唤醒人们对阅读价值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yy/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