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34734.html

6月10日那天,李丽拿起手机打开相册,再一次点开了那张拍有“一级建造师”证书的照片,凝视片刻说:“真为他感到高兴呀。”

那本证书的主人是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缓刑的何某,他曾在某国企从事多年基层领导工作,获刑后成为了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间,李丽常常找他谈心,聊家庭、聊工作、聊爱好。久而久之,李丽的引导和启发让何某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他重新振作起来,并通过努力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证书。那张照片,正是他拿到证书后第一时间分享给李丽的。

李丽,曾是在防城区大菉镇工作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年11月通过考试,开始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现在是港口区司法局白沙氵万司法所所长。社区矫正只是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化解矛盾纠纷、普及和宣传法律知识等同样是她的主业。

多年来,李丽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执著,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为港口区司法行政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年,李丽被自治区司法厅评定为“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

“不管是社区矫正,还是矛盾纠纷化解,都是磨嘴皮的苦差事,但那种从被抗拒到被信任的感觉,真的很好。”她说。

这些年,李丽接收监管过不少矫正对象,自己也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她认为,在开展社区矫正这项平凡却特殊的工作中,既要严格管理,也要人性化教育,要用爱融入矫正教育,为矫正对象建立起一个和谐、温暖、真情的社区矫正“心灵驿站”,才能传递法律的温度。

在开展日常社区矫正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社区矫正对象在身份、思想上无法转变的特殊情况。蒋某(女)曾是李丽接管的社区矫正对象,犯罪前是经营养生虫草的商行老板,犯罪后一直不能正视服刑身份,服刑意识不明显。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李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向蒋某分析个人表现对家庭、孩子的影响,引导其正视自己的错误,让其意识到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悔过的过程,更是战胜自我、克服弱点的自新过程。经过多次以心换心教育谈话,蒋某深受教育和触动,悔罪态度逐步转好,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并通过自学完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函授教育。

李丽既是一名司法所所长,同时也是市婚调委、港口区婚调委的成员和港口区人民法院的特聘人民调解员。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李丽认为,成功的调解就是使双方当事人横眉怒目来,携手并肩去,要有化干戈为玉帛的良效,使矛盾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

年某天,有宗家暴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需要立即处理,李丽立即协调当事人进行调解。据了解,当事人杨某与王某属认识20天便闪婚,刚结婚时夫妻还能互相体贴、互相关心。可是好景不长,杨某认为丈夫王某在平时生活琐事方面经常性说谎话骗她,继而发生多次言语冲突并偶有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夫妻关系十分紧张。详细了解双方诉求后,李丽采取了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别反复与双方谈心,经过仔细分析和依法依理耐心细致调解,双方当事人都愿意给彼此机会,一致达成和好的协议。

多年的基层工作让李丽认识到“不学法、不懂法、法律知识淡薄”是引发民间纠纷的根源之一。因此,她采取多种渠道与形式普及宣传法律知识,以“法律六进”为依托,将法治宣传工作常态化,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使法治宣传从“面对面”增加到“键对键”,从线上线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进一步提升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年,李丽组织撰写了《资本运作背后的猫腻——非法传销》法治宣传案例,并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案例库。

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多年,李丽深知,作为一名司法干警,心要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处处起表率作用。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才能让司法行政工作深入人心、赢得民心。

END

来源:防城港市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boencheng.com/kbecjj/8211.html